第五百三十五章 燕云辽海尘万丈(上)(2 / 2)

倾宋 然籇 0 字 2022-01-14

只不过随着女真人的崛起,整个太子河周围已经很难寻找到汉人的踪影,而这太子河也在当地方言中变为了“无鲁呼必喇沙”,意为“芦苇河”,彻底抹去了汉家称呼中的纪念意义。

现在随着大明的赤色龙旗再一次飘扬在太子河两岸,这条河也就自然而然的重新恢复了汉家称谓。

镇海军选择连山作为驻军地之后,前锋第三师击退蒙古散骑的骚扰,渡过太子河直逼东宁府,而在第三师营地和连山主营地之间,明军修建了大量的浮桥,甚至几艘北洋舰队的平底战船也赶来支援,这种内河行驶的战船虽然速度极慢,但是吃水浅,上面还装备了不少火炮,随时都可以为两岸提供需要的火力支援。

“将咱们现在有的粮草和火器数量抓紧统计报上来。”王虎臣吩咐一声,一名亲卫都头急忙转身下去安排,而王虎臣侧头看向王大用和郭昶,“只要粮草和火器数量已经足够,明天就开始攻城。”

“锦衣卫在城中有十多名探子,都是渤海人,就算上街也不会被蒙古鞑子发现什么意外,到时候他们会在城中放火,尽量扰乱蒙古鞑子的布置。”郭昶点头说道,“另外估计今晚城中布防的图纸就能够送出来了。”

王虎臣和王大用都轻轻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北伐是决定大明国运的战争,所以六扇门和锦衣卫也没有丝毫藏着掖着的意思,将自己的实力全部展现出来,着实让军方吃了一惊。

短短几年时间,锦衣卫和六扇门已经发展强大到每一座城池都有人手,在大军行军中可以引路、提供舆图不说,甚至还能在攻城中起到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辽东这等荒僻之地,军队哨探很难涉足,而且容易被人发现,所以锦衣卫提前收买的大量女真人和渤海人作为内探,在此时就体现出其价值所在。

本来渤海人和女真人就是当地民众,他们只要小心,不会有人注意到反常的行为,而且随着蒙古的人手不足,很多当地人尤其是青壮年劳力都被拽入军中或者当地府衙,临时充当衙役更或者直接掌管军队,这也使得锦衣卫的触角实际上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城中的各个角落。

再加上对于锦衣卫来说,有大明这个坚强的后盾,从来都不用担心财力有什么缺失,所以在收买线人上,锦衣卫也从来没有胆怯过。尤其是随着蒙古对于军粮军饷的需求,对于民间进行搜刮劫掠,更是让很多妇孺老弱没有办法维持生计,而送上门的金钱和并不高的要求让他们有了可以生活下去的可能性。

这也是锦衣卫能够在辽东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北伐的进行,锦衣卫多年的布局也都逐渐派上用场,比如现在镇海军就在享受锦衣卫的谍报网带来的好处。

“那就这么定了。”王虎臣沉声说道,“明天前锋就可以攻城了,在前锋进攻的同时,中军立刻顶上,在另外两个方向发动佯攻,必要的时候可以转换佯攻为强攻,到时候还请锦衣卫内外联通,无论是扰乱敌人布置还是打开城门,都将大大有利于镇海军的进攻。”

对于镇海军来说,进攻东宁府实际上用不着什么奇兵突出,需要的是一战攻破东宁府,从而起到对整个战线上蒙古军队震慑的作用。与此同时,进攻东宁府实际上应该是镇海军北伐之后和蒙古鞑子第一次正面交锋,所以王虎臣和王大用并不要求什么大获全胜、全歼守军,只需要稳扎稳打的拿下这一次开门红。

所以镇海军攻城的布置也是最基本的“围三缺一”。

王大用和郭昶点了点头,而一名将领一把掀开营帐帘幕,大步走进来:“启禀将军、督导,北洋舰队用飞剪快船送来陛下行在急报。”

“陛下行在?”王虎臣三人都怔住了,心中未免忍不住咯噔一下。

从陛下行在所在的消息,肯定是和北伐有关系的,而现在北伐已经开始了,作为侧翼军队,镇海军的主要目的是在辽东战场尽最大可能牵制蒙古军队,同时试探性向蒙古腹地进攻,这是早就已经制定好的大战略,而陛下和朝廷从来都不会干涉前线军队的战术举动。

所以从陛下行在来的急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改变北伐战略,二是就此停止北伐。

顿时大帐中三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王虎臣伸手拿过来信封,检查了一遍火漆,王大用递上来小刀将火漆撬开。明黄色绢纸写的信件滑落出来,无声无息的象征着皇室的高贵,也象征着这信笺上所写内容不可违背。

王虎臣咬了咬牙,直接拿起来信件猛地展开,只是匆匆浏览了一遍,顿时松了一口气,递给王大用和郭昶。

王大用和郭昶看了几行,脸色都是微变。

沉默了良久之后,王大用霍然转身走到舆图前面,看了一遍舆图,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和朝廷这一下子,可真是好大的手笔!”

伸手在舆图上重重点了一下,郭昶喃喃说道:“如果镇海军不是漫无目的的向西牵制蒙古鞑子侧翼,而是南下直冲幽燕,实际上就等于将整个辽东战场和北伐主战场融为一体,而进攻幽燕的大明主力战军也将不只是来自南方,还会来自北面,来自蒙古鞑子的背后。”

王虎臣的目光落在郭昶手指的地方。

那个地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标记,只是用毛笔简简单单写着两个字。

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