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印纸历子(2 / 2)

如此几天过去之后,朝廷派下的官员终于来了,那是吏部考课院的一位大人,叫傅卫,四十多岁,不过除了傅卫外,还有一名太监跟随,而这名太监,便是曾经为皇上选妃的张公公。</p>

此时的张公公虽说没有实权,可却有监督之责,按照皇上的意思,就是害怕有些地方官员跟考核官套近乎亦或者进行贿赂,以此企图升官发财。</p>

包拯等人对这个张公公并无多少了解,不过皇上派他跟随,他们也是一点意见不敢说的。</p>

只是在包拯汇报政绩,以及递交印纸历子的时候,包拯从张公公的眼神中发现了一种让人很难明白的神色,这神色是包拯所不能够理解的,就好像包拯整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到了张公公的手里。</p>

如果是极尽谄媚的官员,此时一定会想尽办法贿赂好张公公,让他手下留情,可包拯是不屑做这种事情的。</p>

待傅卫看完印纸历子之后,表示赞许的说道:“包大人在任一年,政绩很好嘛,不仅将牢狱里的冤案重新调查了一遍,而且还替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是个好官。”</p>

听傅卫傅大人这么说,众人都有些欣喜,而包拯更是连连拱手,谦虚说道:“为百姓谋福祉是为官父母应做之事,也只有这么做,微臣才不负皇上圣恩。”</p>

包拯这么一说,傅卫就更欣赏包拯了,可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张公公用那种公鸭声喊道:“哟,是吗,可我看这印纸历子上,也有包大人不少过错呢,你口口声声说不负圣恩,可你怎么把我们的国舅爷周四平给弄死在这了呢,你这是不负圣恩吗?”</p>

众人一听张公公此言,顿时明白怎么回事,那周婷是张公公弄进宫的,他的命运可以说跟周婷密切相关,周婷若是得到皇上宠信,那他张公公自然跟着有好处,所以他这次来天长县,恐怕是受了周婷密令,来找包拯麻烦的。</p>

听了张公公的话,包拯却也没有表现得很紧张,只是拱手说道:“张公公此言差矣,那国舅爷周四平并非我包拯弄死的,而是他非得监斩犯人,被劫法场的贼人给杀了的,怎是怨我包拯了?若这事我包拯有错,一开始的时候,朝廷怎么不派人来查,何需张公公此时指手画脚?”</p>

此言顿时激怒了张公公,傅卫见情形不好,连忙说道:“两位稍安勿躁,我等只是靠考核政绩,然后如实向皇上禀报,一切听从皇上定夺,不予评价。”</p>

张公公冷哼了一声,坐下之后便盯着包拯看,包拯见此,也盯着他看,而包拯脸黑,给人一种威严之感,那张公公没看多久,便感觉心慌的厉害,最后不得已扭过了头。</p>

这傅卫见两人不再吵闹,于是说道:“这印纸历子我会收起来存放好的,交给皇上让皇上评价,但是我大宋考核政绩,并不能单看这些,所以我和张公公两人恐怕还要在这天长县打扰几日,以观实情,再有就是,包大人,为何你天长县的财政收入,要比附近其他的县低这么多呢,你天长县也算是富饶之地了啊?”</p>

一听此话,众人皆担心起来,他们知道,朝廷考核最主要的并不是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这种政绩,而是你为官一任,在任上有多少财政收入,当然,这财政收入包括税收以及各种收入。</p>

收入决定业绩,不少官员在任的时候就想尽办法敛财,可敛来的财产还不能据为己有,得用各种手段把这些财产变成税收,如此一来,税收高,就表面把一个地方治理的好,那也就是政绩高,政绩高,自然就是升官加爵。</p>

这是许多地方官常用的伎俩,甚至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包拯虽是第一次当官,可也知道这规矩,只是这种事情,他是不屑做的。(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