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长相思令(2 / 2)

这是一首短词,词牌名为长相思令,众人听完之后,虽然惊叹不已,却多少觉得这首词显得太过悲情,而花郎也没有多做解释,领着人便离开了清丽院,步入了纷飞白雪之中。</p>

却说花郎他们离开之后,妙玉和清颜两人不停的吟唱花郎的这首长相思令,慢慢的,她们好像有所感触,她们的命运其不如词中梅花的遭遇,盼春无归,希望得到自由?</p>

可她们这样想着,又觉得这首诗词不可能这般肤浅,她们觉得花郎虽然同情她们,可却不会把他的同情写在词里,因为这看起来就好像是怜悯,让她们这些青楼女子觉得很没面子。</p>

于是她们两人从花郎他们这次来的目的推测,花郎他们此次来是调查韵雅被杀的案子的,那么他是不是把韵雅比喻成梅花呢,渴望春天早日到来,也就是能够早点破案,还韵雅一个清白?</p>

这样想是附和花郎心境的,虽然如此一来,这首词跟青楼女子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而且意境也稍微弱了一些,可清颜和妙玉两人这样想之后,顿时在心中泛起一股暖流来,世间有冤案,可世间有花郎这种肯为冤案不屑努力的人,那么那些个有冤案的人,是不是能够感觉到幸福呢?</p>

她们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大爱,可若是有人肯为她们这样做的话,她们一定会很幸福。</p>

雪下不停,他们一行人走在街上,公孙策把自己所问说了起来,其他他也就只问到了程虞的事情,花郎听完之后,多少能够猜到当时的情形,所以他坏笑了一下之后,便再没有多说其他,只是花郎不说,公孙策却突然扯到了花郎,或者说是提到了刚才的那首长相思令。</p>

公孙策对诗词的了解在这些人当中应该说是最深的,所以在他听到花郎吟出这首词之后,他立马就想到了韵雅的案子,他知道花郎绝非只是看到了那雪才会如此作词的。</p>

公孙策将自己的一番感悟说出来之后,大家才明白花郎作这首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花郎看公孙策说的如此当回事,也就微微颔首算默认了。</p>

其实这首词不过是花郎突然想起来的罢了,这是一个女子喊冤入狱之后所写,她希望得到自由,希望春天能够快点到来,希望她能够沉冤得雪,花郎觉得韵雅的情况虽然和写这首词的女子不怎么相同,可若韵雅还活着的话,她的心境一定跟作这首词的女子相同,希望有人能够帮她沉冤得雪。</p>

风呼啸着,包拯紧了紧衣物,道:“回到州衙之后,我立马派人去将程虞抓来,他的嫌疑很大。”</p>

听了这话,公孙策说道:“那程虞的确嫌疑很大,可我觉得杀死韵雅的凶手不可能是他。”</p>

包拯摇摇头,道:“公孙先生,怎么不可能是他,也许他纠缠韵雅不成,心中恼羞成怒,于是找到了韵雅以前的相好,并且让他替韵雅赎身,然后他便找机会侵犯韵雅,可韵雅不从,他就杀了韵雅。”</p>

“可韵雅的相好呢,他总不会也被杀了吧?”</p>

“很有这种可能啊!”</p>

公孙策无话可说,于是将目光投到了花郎身上,花郎淡淡笑了笑:“把程虞抓来问问,总是有好处的,正如包兄说的那样,程虞的确很有可疑。”</p>

见花郎同意自己的观点,包拯有些小兴奋,所以回到州衙之后,他立马明王朝马汉带着人去把程虞给抓来,王朝马汉两人得令之后,带着人急匆匆的离了州衙。(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