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致命的陷阱(2 / 2)

不二大道 文刀手予 0 字 2022-01-17

古城将开,两个人得抓紧回去。

云隐宗受罚的事情也需尽早去找李云憬的后门。

不二道:“我们修士界里有的是催熟的手段,回头我去那些专搞灵植的宗门里弄几样灵肥,不到一月就让你的庄稼长成大森林——”

“你懂什么?你当我弄庄园是为了好看么?”楚月抬了抬手,恨不得给不二脑袋后面来一下,“我要的是过程——是把庄园一点点建起来,变好,变漂亮的过程。以后,你要跟我回来,老老实实种庄稼、栽花种树,不要那些偷奸耍滑的手段。”

(三)

回了昆比山脉,两个人影一闪出现在传送阵中。楚月将传送阵遮掩一番,二人一起往事先约好的地方行去。

远远瞧见一艘飞舟浮在巨树枝顶,巨树树冠下面刘明湘和寻过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刘明湘左顾右盼,心思显然不在闲聊中。

寻过先瞧见不二,见他真的迈入了地桥境,走上前双手合十,酸溜溜说道:“你这种镇海兽都能进阶地壳……全是佛祖恩德……”

到了地桥境之后,寿元增至五百余岁。不二虽是一百多岁高领,但也就相当于凡人二十多岁,脑袋上的白发通通返黑,松垮的皱纹齐齐消失不见,又复还作扫院杂役时清秀的容貌。只不过气质与往前截然不同。

寻过看了半晌,摸了摸自家的老皮老脸,“原来还是个小白脸。”

刘明湘亦是高兴欢喜,忙上来恭喜一番,又说道:“昨日宗盟传来消息,说是要下发赏惩通告以激励士气,后面还要附上奖惩清单,要降世营尽快拿出对云隐宗处置的意见……李大帅跟大威营通了气,今晚就要拿定此事呢。”

寻过忙道,“贫僧早就来了——是魏前辈自己藏起来叫贫僧找不见的。”

不二听他叫自己前辈,真是又好笑又好气,又少有一点点受用——直面本心,直面本心。

便说了声:“回头再跟你算账。”

带着三人上了飞舟,又与寻过说起本命法宝之事。

修士到了地桥境就可以驱使本命法宝。但想拥有一件契合自家大道的法宝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以一件三阶上品法器为基,有的要辅以一些配合法器,还要一枚异兽妖丹,把兽魂作为器灵。炼制的过程更是繁杂精密至极,稍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他把这件事交给寻过,让他帮着张罗,但想来喀则古城开启之前是用不上了。

往喀则返回的路上,不二试着对刘明湘使去一道【识人心】,神通毫无阻碍地没入其体内,刘明湘的心语全被他所知晓——

“魏师兄成了地桥境修士,我们几个的日子可要好过了……”

“戴胜长老他们怎么办呀……不知能不能躲过这一劫……”

“要是魏师兄能带着我们再回到云隐宗就好了……”

“又一日没见小易仲了,真想他啊……”

“哎呀,魏师兄成了地桥修士,身份岂不是又高了一等,秀秀姐想要跟他好上只怕更要难了……”

“魏师兄也是,秀秀姐哪里不好?他偏偏不喜欢……”

什么乱七八糟。不二听她絮絮叨叨,头要大了。

他又冲着寻过使去一道【识人心】,神通在寻过浑身上下转了一圈,似乎无孔可入,但转到后脑门的时候却寻见一道缝隙,滴溜一下滚进去——

“气死老衲!魏不二这种资质都能地桥,我怎么就不行?”

“什么灵石,军功,宝物,皆是身外之物。人死了屁都带不走……老衲而今九十六岁,也不就还有一百多年的活头,再不努力黄土一撮,再不努力连个继承衣钵的徒弟都没有,怕不是要便宜了魏不二这混账混球……”

“人都说步入地桥境后,有机会重塑肉身。我的小和尚被李云憬割去之后,过得真叫一个没滋味。也不知能不能借突破之机再长出来……”

不二哭笑不得,旋即收回神通。

经过方才几次尝试,他算摸出些许门道,这神通靠的是神魂、神识和意志多方位的压制。受此神通的对象比自己修为越低越容易得手。如果修为相当,八成不好使的。要是对方比自己修为还高,那就更没戏。若是受法者意志坚定,又或者有什么特殊的镇海兽,估计也难得手,楚月便是此例。

(四)

能读懂旁人心里的想法看起来不错,但很多时候却未必是一件好事。甚至会是一样令人痛苦的本领。

或许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会因为【识人心】的神通兴奋不已,不二历经几多世事,早就将此中得失看透。

举个例子,如果钟秀秀能读懂他心里面的想法,多半是要痛不欲生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利益,点点线线彼此交叉牵扯,难免出现矛盾纠葛。有的甚至心生怨愤,在心里暗自说一些发狠的话,但却未必真的会兑现。

这些心里话要是旁人说的也就罢了,倘若是与不二亲近的朋友心里所想,他听了岂不是自找罪受?

天道在他步入地桥境的时候,给了他这般有趣的神通,细细思量大有可探究之处。

他曾读过一个名叫王国维的上古修士所著《大道词话》,亦是一本专讲道心感悟的著作。里面提到修行路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说的便是大道无涯。初次步入大道的修士展望自家未来,便如爬上高楼,向远方瞭望,大道绵延远方,无穷无尽,茫茫无涯。对应的就是他刚刚打开气海穴,步入开门境界的时候,长生大道何其远,通灵,地桥,天人,悟道,一个个目标遥不可及,似乎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此时才要明心立志,虽望尽天涯路,仍要义无反顾地去追寻大道——这第一重境界,他已然做到了。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说的是修士为追求大道锲而不舍和坚毅执着态度。对应的便是不二在大道路上艰难行走的过程。既然下定决心追求大道,就要为此努力奋斗。所谓消瘦,所谓憔悴,却“终不悔”,就是遇到各种困难,遇到百千挫折,却咬着牙坚持奋斗,砥砺前行,滚石上山,排除万难,永不泄气往前走。

回想一路走来的历程,不二不也正是如此么?不管是入道无门、被木婉枫胁迫、被婉儿背叛,还是之后在傀蜮谷、寒冰界、大雾虫海、西南昆弥、甘陇西北,他何曾放弃追逐大道的梦想,何曾有过一丝懈怠?这第二重境界,他也做到了。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境界乃是王国维笔下追逐大道的至高境界。讲的是修士在历经千万,百转千回之后,愈发成熟,愈发睿智,愈发古拙,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从前无法理解的事物他会豁然领悟贯通。直到此时,身为修士,身为逆天而行者,身为大道探究者,他才会在大道上有创造性的突破、有可以流传千古的贡献和成就。那些修士界流传下来的经典功法,深刻感悟,大道至理,往往是这些人在这个境界的大道成果。不二经历几多,不乏坎坷,但论起这一境界,他刚刚摸到门槛。

在这三重境界的基础上,又有大道先贤提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才能找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若是把闭关参研修行功法比作读万卷书,在修士界的波折闯荡就是行万里路。万卷书不二读过,万里路不二行过,阅人无数不二还差点火候。

在这一微妙时刻,天道赐给他“识人心”的神通,看起来是要给他机会,给他捷径,让他阅人无数,让他识破人心,看透事物背后的真相。仿佛是要助他明察秋毫,助他领悟贯通。

但在使过三次【识人心】之后,他很快就堪破了天道真正的用意——这是天道给他的极其危险的考验。

大道通途哪有捷径可走?

所有捷径到最后都被证明是歧途、是弯路。

识破人心、明察秋毫绝不应凭借什么老天赐予的神通,而是要靠在丰厚人生阅历、漫漫大道经历之后积淀形成的睿智。

倘若不二还没有足够的阅历,没有足够的积淀,就凭着天道赐予的捷径识破人心,那就是半途而废,就是舍本逐末,就是愚蠢至极,也必将前功尽弃,一无所获。他所追求的赤子大道也将毕生无望。

这绝对是致命的陷阱——【识人心】轻易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