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雍州怒涛(2 / 2)

帝国狂澜 撞破南墙 0 字 2022-01-18

杜兵弄清楚了一切之后,马上更改了自己的计划,杜兵原本打算打下距离南岭最近的侯马县。然后修整一段时间。等到孟铁头等人的六团带着辎重走出南岭,他们在稳打稳扎。一步步吞掉雍州杜兵没有想和宜州的钱不离相比,谁快谁慢不重要,输给将军大人并不丢人,如果打了败仗才是丢人呢

恍然大悟的杜兵下定了决心,不等孟铁头地步兵走出南岭,他就决定单独行动了。骑兵的粮草不够了真是笑话看着那些眼含了热泪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口粮一个劲往骑兵们身上塞的百姓,他杜兵在雍州这片土地上还会为粮食愁么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民心可大用,那么,还等什么出吧

全军前进去与倭寇决一死战的命令一传下去,当时群情汹涌,逃难来的乡勇和城防军自告奋勇愿为先驱,不过杜兵毕竟是大将,如此就带着骑兵队北上寻找倭寇主力决战的想法是可笑的,杜兵详细询问了倭寇的情报,带兵北上的同时不断派出斥候四处寻找百姓,以期得到最新地消息。

在一天深夜,杜兵兵分两路,突袭了倭寇驻扎为后应地港口。有百姓做内应,突袭非常成功,除了十几艘战船得以逃出生天外,杜兵烧毁了大小战船共二百余艘,还有无数的货船,守卫港口地六百余名倭寇,一个没留,全部杀死。这倒不是杜兵下了杀俘的命令,蜂拥而上的百姓们不顾骑兵的阻拦,你一下我一下的几乎把倭寇战俘们分尸了。

杜兵让自己的幕僚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华丽的战报,上交给钱不离,这里面有个小节,当钱不离得到杜兵的战报后,得知杜兵把所有缴获的船只都烧毁了,破口痛骂了好一顿才平息下来,姬周国的海军从来就没有强大过,所以没有相应的概念,杜兵和大多数将领都没有意识到,战船和战马是一样的,敌人能骑,自己也可以骑。

如果雍州的守备军还在的话,各地的乡勇会按照正规军的指派,抱起团来并肩作战,但是正规军一走,乡勇们就象一盘散沙一样,无法互相协同,而杜兵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杜兵毁掉了倭寇的退路,决定带兵北上,寻找和倭寇主力决战的机会,而在这时。从各位闻风赶来的乡勇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甚至过了五千人。

倭寇在雍州地遭遇并钱不离在宜州的遭遇强不了多少,最起码钱不离还有机会收拢民心,倭寇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只能按照某些民族败类传出去的地图,如箭头般直奔雍州府。而杜兵在雍州却如鱼得水,方向明朗消息灵通。每驻扎一地,旧的慰问品还没有消化掉。新的慰问品又塞了一身,一些得到消息大着胆子回到封地的贵族们非常热情的招待了天威军地大小将领,他们的态度之诚恳热情,就差没有把侍女往杜兵等将领地怀里塞了。

就在雍州府面对着无数倭寇战栗的时刻,急行军而来的杜兵骑兵队终于赶到了战场,杜兵带着本部骑兵表演的骑射,不但让倭寇们知道了什么才是人间地狱。也让那两千夹脊关铁骑大开了眼界

双方尚未交战,倭寇们就在杜兵的骑兵队凶猛锐利的骑射下,折损了上千人,随后杜兵撤退,倭寇追击,可惜这是一条永远也追不上的死路杜兵撤退了三里,夹脊关铁骑则在后撤中分成两路包抄到倭寇地后路,而倭寇的尸体则布满了三里之内的各个角落

两侧的铁骑一路由西南向东北斜着冲进倭寇的战阵。令一路由东北向西南斜着冲杀进倭寇的战阵,就象两条不停切割不断相互靠近的月牙刃一样,把倭寇杀得尸横遍野攻打雍州府南门的四千倭寇,在杜兵骑兵队地碾压下,象沙墙那样崩散了。

攻打雍州府东门的五千余倭寇见势不妙,连忙向东边逃窜。杜兵命令从后方赶到的乡勇咬住倭寇不放,而骑兵队就地整修。杜兵怕乡勇蛮干,令王瑞带三百骑去指挥乡勇,咬住之后不停袭扰就可,不得强行突击倭寇战阵。

杜兵没想到倭寇中竟然有人手持犀利的弩箭,虽然人数不多,但也给骑兵队带来了伤亡,轻伤不算,阵亡和重伤者已经过了百人,夹脊关铁骑也在对方强弓的集射下。伤亡了近二百人。就连杜兵前胸上也中了一支弩箭,幸好射在了护心镜上。入肉不深。

和歼灭倭寇四千余人的战绩相比,三百人地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杜兵自从跟随钱不离以来,再没有经受过如此惨痛的损失往日里作战,总是步骑相互策应,这一次,不但没有步兵协同作战,而杜兵也知道自己过于急率了,如果拖延一会,等到乡勇冲上来之后,有他们的掩护,他的部下决不会损失这么多

这也是杜兵没有连夜追击倭寇的主要原因,不止是他,绝大部分骑兵都为雍州百姓的凄惨遭遇而愤怒,作战中一个比一个不要命的往上冲,导致伤亡急剧增加,所以杜兵强令骑兵休息,他需要冷静一下,骑兵们也需要冷静一下。

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说出口的,杜兵临走时,钱不离曾语重心长的告诉过他,身为一方的统兵大将,就不能只看到战斗,还要学会从政治上考虑问题他杜兵来雍州地目地就是为了占领雍州府,现在雍州府就在眼前,他是先进雍州府再追击倭寇,还是先把雍州平定之后再说,这些,杜兵都需要时间考虑。

不过让杜兵喜出望外地是,雍州的刺史魏悲回带领着雍州府大大小小地官员迎接杜兵进城,在全城欢庆的宴会中,对内阁和军部极度失望极度愤怒的魏悲回代表雍州府的所有官员誓,永远效忠姬胜情公主

对年纪不到四十,却为了雍州的政事头花白了大半的魏悲回来说,军部强行调走雍州的常备军,这根本是在把他魏悲回逼进绝境如果是他一个人,他可以忍,为国尽忠但眼见无数逃难的百姓哭爹喊娘的逃进雍州府,所有的心酸自责最后都变成了愤怒,而福州竟然在屡屡遭受中央打压下还派出援军支援雍州的举动,则成了让魏悲回无比感动的大义

一方是抛弃了自己,一方是在自己绝望的时候伸出了温暖的手,选择谁并不能成为难题魏悲回素来就是个有骨气的人,雍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也为中央军部的做法而齿冷,而雍州府的贵族们更不用说,如果福州军没有来,他们很可能就成了倭寇战刀下的亡魂

不管是雍州的上位者,还是雍州的百姓,都在这次战乱中对中央产生了莫大的敌意,魏悲回甚至下令,命人赶制出一面代表着姬胜情公主的火凤旗,将于明日立在姬周国王旗的侧面,证明雍州人的向往

可怜的杜兵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在这种场合经验甚少,只能靠着装粗鲁遮掩自己。当他回到军营之后,马上召集幕僚,这一次写的战报更加洋洋洒洒了,比前一封战报的字数多了十倍还不止,杜兵明白,雍州刺史魏悲回出人意料的态度有好处也有坏处,最起码,钱不离的战略计划必须要进行大的修改了。

我知道我的毛病,差就差在煽情上,这也和我一心想塑造的主角性格有关,我喜欢聪明的主角,但聪明的人往往就是冷静的人,不为情绪变化环境变化所动的人。这一本主角已经定型,我尽力改吧。另:居然有兄弟能从两个人名里推断出我的业余爱好,我真是佩服啊不过事物都带着两面性,我也可以从你的话里推断,兄弟也是炼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