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2)(2 / 2)

大明1630 奶瓶战斗机 0 字 2022-01-22

“啊,是这样?就因为这点麻烦,这些现成的东西就不能用了?”郑芝龙还是有点不心疼。

“爹爹,这些东西还是有用的。等我们控制了新的地区,安排守备队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装备这些。”郑森便这样说道。

郑芝龙点了点头,看起来他已经接受了这个解释,不再开口了。

这时候顾绛已经讲到与海军相关的准备工作了:“海军的基础就是两样,一样是铸炮,一样是造船。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铸炮的事情了,后面我们讲讲造船的事情。如今在台湾和福建,有资格接受海军订单的船厂一共有十二家,其中可以建造快速战舰的船厂有两家,能同时建造四条快速战舰。能建造快速巡防舰的船厂有六家,剩下的几家基本上只有建造民船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船坞也能维修快速巡防舰……另外,他们也能按照陆军的要求建造较小的内河战舰……”

顾绛讲完之后,又有模范军陆军和海军的代表分别就陆军和海军的建设和准备做了相关的报告。郑芝龙从身边摸出了一幅地图,对照着地图细细的看了起来,整个的战略安排也渐渐的在他的脑子里清楚了起来……

散会后,郑芝龙叫住了郑森,两个人一起上了一辆四轮马车。关上车厢门,郑芝龙道:“阿森,你已经确定,朝廷撑不过这两年了?”

“爹爹,朝廷在松山已经把最后一张牌都输掉了,还能不能再支持两年都是个问题呢。”郑森回答道。

郑芝龙却摇了摇头道:“朝廷还有秦军。”

所谓“秦军”,值得当然不是大秦帝国的那支战无不胜,杀人盈野的秦军,而是指出于甘陕秦地的军队。在松山之战之后,锦州沦丧,明朝最大的军事集团“关宁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整个关外,只有宁远一座孤城,满清兵锋已经直逼山海关。关宁军最后剩下的一点力量几乎全在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手中,而面对强大的建胬,吴三桂手中的那点力量用于防御都显得不足,自然无法用于对内的镇压。而其他的一些集团,比如左良玉等,也都成了听调不听宣的军阀,而且他们如今的战斗力也不值得信赖。这时候,甘陕一带的秦军,的确是唯一还有那么一点机动能力,以及战斗力还在流寇之上的军队了。

然而郑森回答道:“朝廷没钱了,所以秦军不动还罢了,至少还能吓唬一下人。真要一动,只怕立刻就要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