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登基(7)(2 / 2)

大明1630 奶瓶战斗机 0 字 2022-01-22

与此同时,郑森也在自己的临时府邸中会见两位重要的访客。这两人便是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如今双方正围在一张桌子边上,看一份文件。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从北京撤退的时候,直接一刀把吴襄给杀了。但在这个时空里,因为李自成离开北京的时候,用的是出征的借口,为了担心被看出来,自然也就没有

“殿下登基之后,真的会公布这样一份约定?”吴襄似乎有点不太敢相信的样子。

“郑帅,这样的约定,似乎对皇权限制颇多,福王殿下真会同意?”吴三桂也问道。

“吴总兵,吴叔叔。”郑森笑眯眯的回答道,“这里面的内容其实不过是三代时候的东西而已,也算是先王之法。福王殿下,还有永王殿下,都是深明大义的人,看到了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不同意呢?”说道“还有永王殿下”的时候,郑森还特意加重了声音。

这话一说,吴三桂立刻就明白过来了,他嘿嘿一笑道:“永王殿下也算是先帝护佑,能平安脱险,这真是再好没有了。”

两个人的话说得都很隐晦,但是意思却都是相通的。于是两人相视一笑,便不再多说。

“贤侄说的有理。”吴襄也笑道,“而且我想,江南那边的一些人也一定会喜欢这份约定。”

“天下做生意的人,还能有不喜欢这份约定的?”郑森也笑了。

他们如今正在看的这份所谓的“约定”,乃是准备在福王的登基大典上,由登基的福王昭告天下的。

这份约定打着群策群力,为先帝报仇,中兴大明的旗号,号召天下万民(主要是有钱人。嗯,在我大明,其实大多数时候,说民的时候,比如与民争利什么的时候,那个民从来指的就不是p民)支持朝廷。朝廷则于万民约定,向他们出让一部分权利。比如在经商,在购买土地,在税收等方面,朝廷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依照这份东西,郑森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今后,必定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

首先是土地兼并肯定会日益严重。然后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会非常紧张,所以无论是救灾还是要使用武力什么的都会非常困难。如果单独看这些约定,答应这样的约定,那几乎就是在要我大明朝廷抹自己的脖子。但是考虑到郑森之类的家伙的存在,这些花样却有了另外的意义。

首先,土地兼并,再加上鼓励经商的一些政策,肯定会导致大量土地被集中起来用于种植桑树养蚕或是种棉花。而那些原本的自耕农很快就会失去土地成为流民。这些人如果留在境内,那就意味着国内随时可能发生叛乱。但是这些走投无路的人却正好是发起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所必须的。郑森和任何有志于成为一个邪恶的殖民主义者的家伙,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大量的,廉价的人口资源。而将原来的粮田变成桑田或是棉花田,也就意味着原有的小农经济开始向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