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别抓狂,别抱怨(1 / 2)

 \t\t第七章别抓狂,别抱怨

太多的抱怨只能使你滑入深渊

人生加油站

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总是怨天尤人,这也使别人无比厌烦。这样的人,长不大看不远。

每个人都有烦心的事,尤其是对初出校门的人来说,第一次面对社会的复杂、工作的艰难更是如此。生活中也总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让人心烦,这是在所难免的。女生有死党,男生有兄弟,大家都有倾诉的对象,或者自己写日记、写博客来发泄也可以。只是诉说、发泄完之后,有些人的心情平静了;有些人并没有舒缓多少,成了愤青;有的人则消极怠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郁闷和无休止的抱怨有什么用?如果你成熟了,理解透了,自然就不会去抱怨,因为清醒的你知道抱怨和哭泣根本没有多少用。如果你始终想不明白,就会滑入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祥林嫂似的深渊。

祥林嫂一生艰辛坎坷,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后丈夫不幸去世,被婆婆强行嫁到了山里。后来,第二任丈夫死于风寒,接着她的儿子又惨死于狼口。无疑她是个可怜人,青年丧偶,中年丧子……我们都会为她的遭遇落泪。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哭天喊地也都于事无补。然而,祥林嫂没有去尝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可怜的人整日悲伤,没有一丝笑容,总是无休止地抱怨和哭泣。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我以为冬天山里没有狼……”,整日的抱怨使祥林嫂的精神和身体每况愈下,最终被逐出了鲁家,沦落为街头乞丐,并被穷苦夺去了生命。

也许你们会觉得把不清醒的你们、爱抱怨的你们与祥林嫂比有点夸张,其实,一点都不夸张。这是你们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决定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还会有类似让人郁闷和抓狂的事出现。如果你们还是抱怨,那么只能收获更坏的结果。

不妨认清这样一个事实:你再怎么抱怨,再怎么不开心,饭还是要吃的,觉还是要睡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未来的事情永远只属于自己。买房子也好,娶老婆也罢,压力只有自己扛,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你。与其浪费大把的时间去抱怨,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练练自己的基本功,用事实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一味地哭泣、郁闷、抱怨只能算是一种宣泄而已,如果动不动就用眼泪诉说生活的艰辛与劳累,把郁闷、抓狂当口头禅,说久了你就离变成祥林嫂不远了。职场不相信眼泪,没有谁会同情弱者。也不要总是相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社会需要的是你勤快的双手,以及灵活的脑子。

胆小怕事不是你的风采

人生加油站

如果想在社会上求发展,就要抛弃那些胆小怕事、懦弱退缩的心理。巴顿将军说过:“要无畏,无畏,无畏。记住,从现在起直至胜利或者牺牲,我们要永远无畏。”大胆去行动,只有行动和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才能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快乐。

作为一个新到社会上的生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有些人性格内向放不开自己,常常出现如下情况:公司每周或者每月的例会,你总是沉默不语,与其说你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如说你害怕发言。就像面试时十来个人围着你,你有种犯人上审判台的感觉。你也害怕作为生手自己会说错话,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自己的权益受到了的侵害,为了保住饭碗,你敢怒不敢言……生活中,遇到了不公平的事,你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这种心理就可以归结为胆小怕事、放不开。

其实,就算你一个人在社会上孤军奋战,也没什么害怕的。一无所有,但也无所畏惧,越是扭捏,越是胆小怕事,别人就越轻视你,不是吗?就像深夜中一个人步行,如果你战战兢兢,不敢前行,浑身冒冷汗,那你永远都无法到达目的地;如果硬着头皮走下去,那这些恐怖感就算不了什么,慢慢地,你还会油然生出一丝无畏之情。逃避、恐惧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勇敢面对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或许会让你得到启发。

电影《香奈儿》描写了时尚先锋香奈儿的人生传奇,重点描绘了她早年的奋斗史,讲述了她从少女直至在时装界初露锋芒这段时期的遭遇。其中,有一个情节让人很难忘。

从孤儿院里出来后,18岁的香奈儿成了一个给人打工的小裁缝。有次,她为了陪好朋友参加一个约会,偷穿了老板家的衣服,来到酒吧。在众人面前,她丝毫没有怯场;相反,在别人的怂恿下,她还即兴演唱了一首歌曲。正是她这次大胆的亮相,给当地的军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变了她的命运。

一个从孤儿院长大的18岁的香奈儿,她到社会上谋事,可曾揣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在众人面前,她会怯场吗?她会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对领导和同事唯命是从吗?肯定不会。越是怕,怕的事就越会来。所以,“脸皮厚”点未必是坏事,要“厚脸皮”做人,硬头皮做事。

2005年之前,人们还不知道闫妮为何许人也,《武林外传》的热播使她一夜成名,这时她已经35岁。38岁时,她又戴上了“谋女郎”的帽子,加盟了放映仅四天票房就“破亿”的《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是这样评价她的:“你早该出来了,早些年都干吗了?是不是当时长得特不好看?”张艺谋何以给她这么高的评价?因为闫妮在表演上是个很放得开的人。她的职业字典里没有害羞、胆怯这些字眼,她能连续17遍不重样地哭,而且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什么难看的、不雅的动作对她而言,都是小菜一碟。她的气场很稳,台风很正,什么时候演,演什么,她不需要作多少准备就能马上上阵。在现场随时能活跃的这种气势让见过大世面的张艺谋也折服了,连连夸她大器晚成。

所以,在社会上求发展的你们,压根儿就没有必要抱着胆小怕事、任人宰割的心态。要知道,如果你真是金子,那么自然可以找到发光发热的机会。另外,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就算你学历不如人,经验不如人,也不要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如果真要与人比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只能是自己。你要努力把自己打磨成闪闪发光的金子,而不是总被外界所扰,那样你会活得很累。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坦然面对一切,你就会自信起来。总有一天,成功会向你招手。

宽恕别人,才能释放自己

人生加油站

不会宽恕别人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宽恕的,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宽容呢?停止抱怨,忘掉旧恶,学会宽容。

佛家有一则故事:

相传佛陀在世时,有一位王子弑父篡位。但是当他当上国王后,他开始为自己的弑父罪行感到悔恨,害怕遭到报应。由于整天郁郁寡欢,他的身体也开始不舒服起来,全身发热生疮,臭不可闻。经过医师诊治,病情不但没有减轻,还越发严重起来。有大臣劝他去佛陀处求忏悔、取解救之方,但他自惭形秽不愿去。

老国王生前就虔诚礼佛,深知身心的虚幻无常,所以,他对儿子没有丝毫怨恨。在得知儿子的情况后,他反而显灵劝告儿子。他告诉儿子自己是佛陀的弟子,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自己的儿子,并告诉儿子,佛陀就快入灭了,如果不赶快去,就再也见不到佛陀了,因为只有佛陀能救他。得到父王的宽宥和鼓励后,他终于在佛陀入灭前,见到了佛陀,并获救。

老国王的宽容,真是令人感动,他让我们看到了宽容的真义。宽恕别人是一种美德,既使别人得到释放,也升华了自己!

当我们碰到令自己伤心、痛苦、愤怒的事情时,我们会心生怨恨,觉得委屈和心有不甘。如果得不到解决的话,我们还会陷入深深的怨恨中不能自拔,尤其是对来自亲人、朋友、爱人和同事的伤害。生活中的不如意很容易让人情绪低落,再加上工作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容易让一个人悲观起来。

我们会经常劝告别人:“别跟这种人计较了,气坏了身子不值,算了吧,原谅他吧,都过去了……”;“何必那么小气,做人应该大方一点,宽容一点才是啊。”劝告别人容易,自己做起来就很难了。有人说,人的胸怀与朋友的数量成正比。你的心胸有多大,你的心眼有多大,那你的朋友就有多少。你不妨问一下自己:我的朋友多吗?我的圈子大吗?除了同学和亲戚外,你还有多少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

心胸是否宽广直接影响到你与人相处。在与他人相处时,不要只想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的伤害,而应多想想别人对你曾经有过的帮助和善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能够记住别人的善行,说明自己的心胸是宽广的;常常记住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只能体现自身的狭隘和刻薄。

如果你背着怨恨上路,那么你心中的怨恨就会如野草绵延不绝,且剪且生,且生且繁,使得你自扰、自毁,难以自拔,从而坠入茫茫苦海。而当你原谅别人的过失时,也就同时解开了心锁,释放了自己。原谅和宽容是一种慈悲,更是一种解脱!抛开心中的怨、恨、不满、不甘等令人窒息的情绪,你就能重新感受到人间的欢乐,得到久违的友谊和温暖。宽容,是放别人一马,也是放自己一马。

暂时的屈辱能帮你避免更大的尴尬

人生加油站

一时忍辱负重为的是将来出人头地,所以要感谢大石拦路,它会让你爬得更高,看得更远。

春秋时期,吴越交战,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含羞忍辱,养马多年,终于获释。他卧薪尝胆,任用贤才,发展生产。这种低姿态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十年屈辱,十年教训,终于使得越国国富兵足,最终横扫吴国,成就霸业。

这就是“知耻而后勇”。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是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他青年时期所受的胯下之辱让他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