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道别(下)(2 / 2)

漪如看着太子,目光变得意味深长。</p>

“既然如此,便是圣命不可违。”她说,“我也只好如殿下所言,在南阳乡中过一辈子的寡淡日子,再不能回京。”</p>

太子却道:“你还有一条路。今日太常卿来禀报,入侍东宫的孺子之中,有一人卜问不吉。我可向父皇说明,将她换成你。”</p>

漪如怔了怔。</p>

触到她的目光,太子随即昂首看向别处:“此事,我是看在了先帝和文德皇后的面子上。其一,让你入侍东宫,是文德皇后的遗愿,我不愿父皇被人指摘,背上不孝的名声。其二,你父亲虽有罪,但你毕竟是父皇看着长大的,他仍念着些情分,当不会反对。其三,你入侍东宫,亦可为你家中挽回些脸面,文德皇后泉下有知,也会欣慰。”</p>

漪如心中冷笑。</p>

这话,她是不信的。什么名声不名声,皇帝自己不在意,太子倒是替他紧张起来。</p>

她也不会自作多情,以为他心里会有自己。她对他了解得很,孺子在入侍东宫的女官之中地位最低,不像太子妃和良娣那样,冷落挑刺还须看一看名头,用来欺负折辱简直是再好不过。而对外说出去,却是皇帝胸怀宽广,成全了文德皇后的遗愿,可谓是面子里子都得了。</p>

“多谢殿下。”漪如道,“我曾对殿下说过,我一向自知才疏学浅,教养粗鄙,站在殿下面前,常自惭形秽。殿下乃将来的天子,我万万是配不上的。如今,我父亲落罪,名誉扫地,我哪怕只是做个孺子,在东宫里端水执帚,亦是有辱门庭。殿下好意,严家阖家上下感激涕零,只愿殿下万万不可再为我费心,以免为世人诟病。”</p>

这话说得从容不迫,太子听着,面色一变。</p>

他看着漪如,有些不可置信。</p>

“你糊涂么?”他皱眉,忍不住道,“你入了东宫,便不必远离京城。你父亲之事,亦可因此得到转圜余地……”</p>

“不愿意。”漪如打断道,迎着他的目光,“不过殿下能如此为我考虑,我甚是感激。作为回报,有一件事,我也想提醒殿下。”</p>

太子看了看她:“何事?”</p>

“我听说,崇宁侯的长子王竣,如今当上了殿下的伴读,是么?”</p>

太子的目光定住。</p>

“是又如何?”</p>

“殿下乃储君,每日学习治国理政,殿下的伴读,将来亦是朝中栋梁,乃殿下左膀右臂。”漪如缓缓道,“这等好处,连赵王都不曾有,圣上何以给了王竣?”</p>

太子的神色蓦地变得阴晴不定。</p>

“你何意?”</p>

“你知我知之事,还请殿下深思。”漪如道,“我已决意跟随父亲回南阳去,将来兴许如殿下所言,再也回不得京城,也再也不得见面。我只愿殿下保重,大位稳固,既寿永昌。”</p>

说罢,她向太子一礼,自行将门打开,走了出去。</p>

外面的院子里,除了太子身边的内侍,吴炳也在。</p>

见漪如走出来,他往香堂上看了看,神色不定:“女君,这……”</p>

“回去吧。”漪如道,径直庙门外走去。</p>

头顶,天空晴朗,如刚刚洗净一般,万里无云。</p>

微风拂面,漪如望着上方,露出笑意,不再往身后看一眼。她脚步轻快,仿佛终于卸下一切,径直走向另一片天地。</p>

</p>

</p>

推荐:</p><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