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酒意(上)(1 / 2)

 当日,夫妇二人在宅中备下盛宴,款待李霁。汪全从前跟容昉交情不错,也被容昉拉了来。

席间无闲杂之人,容昉心里高兴,跟汪全一边聊着旧事一边饮酒,笑声不断。

“想当年,吕公带着你,与我等同游梅岑山。分别之时,我与他相约,来年去一趟广州,或者去一趟洛阳,可终究是各自忙碌,不曾成行。”半酣时,容昉感慨道,“这许多年来,我和他也只能在信中说说各自之事,竟无缘见面。一晃眼间,你们都已经长大,我等却是老了。”

李霁道:“在我看来,容公与当年并无不同,仍精神康健。”

容昉摆手道:“生老皆万物之律,不可逆也。我与吕公在信中每谈及各自身体,总说惟愿你们这些后辈平安顺遂。如今你父亲稳坐广州,你少年有成,吕公当是欣慰。”

李霁的脸上露出谦逊之色,道:“皆是将士奋勇杀敌之功,我不过担些虚名,容公过誉。”

漪如坐在容昉身边,给他添一杯酒,道:“外祖父老说阿霁,怎不说说我?吕公为阿霁欣慰,外祖父可为我欣慰?”

容昉看她一眼,不置可否。

“又说淘气话。”林氏嗔道,“你外祖父若是对你不满,怎会放心将货栈交给你去打理?”

说罢,她笑着给李霁布菜,一边夹一边道:“这些年,漪如大多留在扬州陪着我们。她虽年幼,却还算懂事,帮着我们两个老骨头操持内外,让我们省了许多心。”

李霁看了看漪如。

她唇角弯着,颇有些得意。

从前,林氏对她的行为举止总是埋怨颇多,对老往货栈里跑更是从来不曾赞同过。不过漪如知道,那也不过是嘴上说说,林氏是个护食的人,即便平日里对漪如挑三拣四,在外头却从来只说好话,别人夸漪如能干的时候,她也总觉脸上有光。在李霁面前,她更是不会失了面子。

林氏忽而想起什么来,对漪如道:“窖里还有些我去年秋天做得桂花酿,我前些日子尝了尝,味道甚好,又不上头。今日阿霁来,你去取一坛来,让他也品一品。”

漪如应下。

李霁见她起身,也跟着起来。

林氏忙将他拉住,道:“那酒放在内院,漪如才知道在何处。那边也有仆人,漪如不过告知一声,不必你动手。”

漪如对李霁笑笑:“阿霁,你等着,那酒可好喝了,我取来给你。”

李霁应一声,只得坐下。

目光才从漪如离去的身影上收回,只听汪全感叹:“一转眼,女君也是大人了。今日照面,在下竟险些认不出来。”

“大是大了,就是性子还像小时候一般,不安于室。”容昉摇头,道,“她父母为了她的婚事,也不知操了多少心,可她倒好,只愿意在扬州混迹市井。”

说罢,他喝一口酒:“我上次在信里向吕公询问,说广州那边若是有什么好的人家,不妨也跟我说一说。”

李霁愣了愣,道:“府上要在广州找?”

汪全听着,笑了起来:“容公这就是说笑了,女君这等家世容貌,找什么样的夫婿找不得?”

“就是因得这家世,才不好找。”容昉道,“能与高陵侯府门当户对的,本就没有多少,与漪如年纪相近又才德上佳的子弟更是凤毛麟角。故而她父亲看了许久,也不曾觅得合意的。我便对她父亲说,这门第不门第的,不必太过讲究。漪如这脾气,最是要强,当首选那人品好、脾气好的,能跟她合得来,我们也就安心了。”

汪全了然。

容昉这一番话里,有些事不便说,汪全心里却是明镜似的。他知道漪如当年那婚事的波折。当年漪如要嫁给太子的事,就连他这个外来的仆从都听说过,京中更是人人皆知。不想到了后来,她突然落了选。落选的太子妃,那也曾经是太子的人,就算有人不在意这个,也要在意落选的缘由。

此事之后,高陵侯虽然仍保有爵位,却彻底离开了京城。没有了皇帝的加持,严家名头再高也是虚名,那些世家大族本就不大看得上严家,此时更是看不上,又怎会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