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出征(下)(1 / 2)

 听得崔珩的话,严楷喜出望外。

他看向严祺,满面期盼。

严祺向崔珩客气道:“这等小事,岂敢劳烦将军,使不得。”

崔珩道:“君侯不必见外。严公子与我亦是友人,为他筹划乃是应当。”

严祺露出动容之色,微微颔首。

他叹口气:“既然将军愿意相助,我等自恭敬不如从命。小儿既是从军入伍,为国效力,自当不计得失,职位大小皆无妨。不过我有一请,愿将军将小儿安排在后军。”

这话出来,崔珩露出讶色,严楷脸上的笑容也僵住。

“哦?”崔珩道,“不知何故?”

严楷忙道:“这并非是因为在下舍不得小儿冲锋陷阵。小儿虽年少,可平日里学习骑射,亦不乏勇气。我之所以希望他留在后军,乃是为了让他学习长进,明晓事理。我虽不曾在行伍中待过,可当年在朝廷中用事,耳濡目染,亦知道些军事的道理。但凡大军出征,真正要紧的事,都在后军。后军不但要做殿后,还管着一应辎重和日常粮秣转运,哪怕除了分毫的错,前方便要吃大亏。能够在这些事上干得出色的人,皆有经世济民的大才,可堪大任。我对小儿的期许,非在于立功受勋,而是希望他能凭借这等难得时机磨砺本事。只要他能凭借此战,对世事的了解多上那么一分,我也可宽慰了。”

这话,颇为语重心长,崔珩听了,露出沉吟之色。

他看向严楷。

此事,显然出乎严楷意料,神色纠结。

严祺不理严楷,只向崔珩道:“这是我等为人父母的一点心愿,还请将军成全。”

话说到此处,崔珩忙行礼道:“此事,在下定然办到,君侯放心。”

严祺和容氏皆笑盈盈的,随即令家人备宴,款待崔珩。崔珩却说还有公务,不便停留,就要告辞。

“前番在骊山行宫,将军救了小女一命,我家上下感激不尽,尚不及报恩。”容氏劝道,“如今将军又伸出援手,帮助小儿,又添一重恩德。将军若不留下来让我等款待款待,我等心中又如何过意得去?”

崔珩道:“夫人言重,这两件事皆举手之劳,在下实不敢当恩德二字。大军出征在即,在下实难以脱身,不能久留,还请夫人见谅。”

容氏见他如此,也不好再挽留。

她唤来侍婢,手里捧着一身崭新的锦袍鞋袜。

“将军当日借给小女的那身裘皮大氅,剐蹭坏了许多地方,还须修补。”她说,“这身衣裳,是小女为将军备下的。一来感谢将军救助之恩,二来也为将军行前添衣,还望将军不弃。将军事务忙碌,我等也知晓,待将军凯旋之后,那大氅也补好了,我等再宴请将军,向将军致谢。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崔珩忙道:“夫人厚爱,却之不恭。”

容氏的脸上笑意更深,和严祺一道,送崔珩出门。

*

对于严祺的安排,严楷自是不满。

送走崔珩之后,他即刻道:“我不去后军!我要跟着北宁侯去前锋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