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请陛下扩大海贸(1 / 2)

 可惜不待他深想,皇帝陛下已是打断了他的思绪,对着佛郎机使者发话了:“朕知道你们的心意,回去以后,替朕谢过你们国王。这次远道而来,还有其他事吗?”

皇帝这么一说,贾珠立刻回神,连忙将这话转述给了卡比利尔。

卡比利尔听了上前一步道:“尊敬的陛下,臣此次前来,主要是想扩大佛郎机与大明之间的海贸生意。

您是知道的,我们在印度卧亚有总督府,主要同大明这边做海上贸易。

可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在我们欧罗巴供不应求,我们从大明拿到的货物数量远远不够。

臣奉佛郎机国王陛下之命,想跟贵国就我们进口货物的数量、价格以及关税等方面进行沟通,希望您能给予我们一些优惠。”

还不待贾珠多想,启泰帝已是道:“这事且不忙。就让内阁诸臣和户部一起,与你们几人商量商量,再拿出个章程来,好让朕过目。”

说完,包括内阁汪阁老和户部于尚书在内的内阁大臣,皆躬身应是。

看皇帝没有一口回绝,卡比利尔等人也松了一口气。瞅着今天早朝的事儿都处理完了,这大朝会便告一段落。

贾珠陪着这几位佛郎机人往鸿胪寺走,一路上就想着,前段时间老爹给的书里,倒是提到了本朝海贸上的事儿。

本朝自太祖皇帝以来,刚开始的对外贸易,是要外邦先朝贡,才能验明资质、发给勘合、从事海上贸易。

要是哪个国家从来没有朝贡过,那么不好意思,大明是不跟他们做生意的。

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大家有目共睹,但彼时这样的规定过于严格,对海上贸易很是不利。

对此,户部为首的官员更是不止一次上奏陛下要海贸改制,如此才能充盈国库。

在各方异议之下,这规矩已经实施不下去了。于是自启泰帝登基后,这种只有先向大明朝贡才能和大明做生意的规定已被废弃。

如今,外邦商人到了大明,可以不朝贡就进行海上贸易。大明百姓的私人出海贸易也被允许了,只要有了朝廷给的通关“引票”,就能被准许出海做生意。

但外商和大明商人必须得经过市舶司收税后,才能进出口货物。

如今朝廷主要有三个对外贸易的港口,分别坐落在宁波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和广州市舶司。宁波和泉州市舶司分别与倭国和琉球进行海上贸易。

唯有广州,确在政策上有些倾斜,能够直接与南洋诸国以及西洋各国进行海上贸易,所以十分繁华。

此时的倭寇,也不像贾珠那个大明那样严重,所以拿宁波市舶司来说,虽然没有广州市舶司这般好,但每年也为朝廷上交大量的税银。

想到广州,贾珠就忆起当年因着西洋各国都在广州市舶司进行海贸,为了广州府的安全考虑,他曾下旨让这些外商船舶都停去广州府附近的高州电白港。

如今到了这边,倒不知自己那个广州市舶司是个什么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