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内阁首辅——李东阳(2 / 2)

从此,刘瑾专权为所欲为,他对于敢于直谏的大臣一律严办,不是革职,就是关入大狱,还颁布了“奸党榜”,将二十多位正直的大臣列入“奸党”。由于朱厚照在内宫整天寻欢作乐,刘瑾权倾天下,天下人恶之,唯有李东阳能与刘瑾周旋,故为朝野所不满。李东阳有次上朝,见到其门生罗玘,主动上去打招呼,罗玘视而不见,扭头就走,当晚李东阳收到罗玘一封信:“我今后再也不是你的学生,满朝正直的大臣都走了,你留下来还在这里丢人,对你这种人,我实在没空搭理你。”李东阳看完,气得差点吐血。

李东阳依附刘瑾,但刘瑾并没放过李东阳,他听说李东阳编了本《通鉴纂要》,便让人挑毛病,想玩“文字狱”。此书写得甚严密,但仍给刘瑾手下挑出了几个字,正欲罪之,其亲信焦芳赶来求情,原来李东阳暗中行贿了焦芳,这事才不了了之。

李东阳有一个独子名叫兆先,字贞伯,自幼颖敏绝人,有一目数行之资,写文章下笔立就,文名甚高,时称过父。可是李兆先游侠无度,天天寻花问柳,因此致病。有一天,李东阳经过儿子书馆,在桌上用纸写道:“今日柳陌,明日花街。焚膏继晷,秀才秀才!”意在规劝儿子。李兆先回到家里后,看到了此条,便来到李东阳的书房,在纸上写道:“今日黄风,明日黑风,燮理阴阳,相公相公!”时人传为笑谈。后来,李兆先每次入场参加考试便会生病,因此他许久也没中上个举人,不到三十岁便病死了,李家因此绝嗣,可李东阳在其《麓堂诗话》中,却还大夸特夸自己的儿子“慧识巨眼出唐人之上”。

李东阳在苟且偷生的日子里,做了两件事:一是,千方百计营救了不少刘瑾欲杀之大臣,如刘健、谢迁,再如张伟、方奎;二是,团结了反刘瑾的重要人物杨一清与杨廷和。最后杨一清与张永联手,将刘瑾凌迟处死。刘瑾死后,李东阳的好朋友杨一清出任吏部尚书,刘瑾的爪牙焦芳等人被赶出内阁,忍受了诸多委屈的李东阳终于解脱了,他比怒而奋起的刘健、谢迁付出了更多,而所有指责他的人,也开始理解他内心积聚的痛苦。

此时,李东阳前前后后已经请辞二十次了,要是皇帝再不同意,他可能就要死于任上了,终于第二十次请辞后,武宗批准了,得知消息的李东阳即刻上疏谢恩,然后准备荣归故里。可惜没享几年福,他就病逝了,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明朝。

据传李东阳在弥留之际,内阁大臣杨一清去看望他,说要给他谥号文正,李东阳激动得跳起来要为之叩头,因为李杨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诗讽刺说:“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忍辱负重有时比一怒冲冠更需要勇气,因为在苛且偷生的日子里,还要忍受朋友的白眼与恶言,所受的委屈是一般文人难以忍受的,但李东阳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