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初遇郑承宪(1 / 2)

四海惊涛 伟婉 0 字 2022-10-08

 161、初遇郑承宪

冯玉尘端坐不言,黄玉郎垂头不语,林统来来回回看了半天,无奈出言“绕来绕去,又回到原点。来,咱们再屡屡,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大统领,咱们放开来接纳新民,犹如稚童挥舞重剑,不伤及自身已是万幸,哪有更好的方案。”黄玉郎说之间,看了看林统期待的双眼,紧接着说道“我认为,咱们应当量力而行,适时适量的接纳新民,等到根基稳固,再谋求进一步发展。”

林统闻言,微微颔首,提笔记下了,黄玉郎的观点。紧接着冲他问道“依你看,咱们要怎样才能做到这适时适量?”

“回大统领,所谓适时适量,就是根据咱们的需求,再依照目前状况,确定每月接纳多少新民。并以此为标,调整迎新和购粮船队的数量……”黄玉郎说到这里,得意的看了冯玉尘一眼,又随着林统毫不吝啬的夸赞,滔滔不绝的阐述起自己的腹案。

通过运力调配,改变人口流速,增加粮油采购,这可是全新的观点。冯玉尘渐渐的陷入了沉思,细细的品味起方案,直到他不甘于沉默,嫁接起自己的观点。探讨渐渐升温,方案慢慢的完善。待到海狼帮大议,它已出落的体态丰满,几无阻碍的通过了考验。

身为试点的宫古、三山,紧随着春季大议的余热,走入公众的视线。进而引发诸多的热议,带出富饶的安南,引出美丽的庆良间。海商们蠢蠢欲动,工匠们心生向往,先期的移民动员,渐渐的深入帮众的心田。

身为宫古岛政令的汤仁,就是在这无数的热议中,递上的东出申请,并从此踏上宫古一呆就是整整的四十年。

他清楚的记得,当初那个略显青涩的自己只是个小小的扶民管事。也曾背起干粮,把这宫古的山山水水踏了一遍。他清楚的记得,自己的第一份规划让大统领拍案叫好。他也清楚的记得,小小的宫古挤满三十万人的困苦与艰难。只是这一切,在他得到理事堂嘉奖的一刻变成了鼓舞,支撑他把这荒僻的宫古变的像明珠一般。

那时的林统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通称赞,造就了一位踏实肯干的属官。他更不会想到自己威逼而来的久米岛、庆良间,会成为张朋等人的厄难。此时的他正站在北上的船尾,志得意满的回望着大兴土木的久米岛,畅想着未来此地的处处良田。

二月的明都,紧紧的拽着严寒,得知林统入京的梁国柱却急的满头大汗。

“怎么?宫里还没有消息?”

“正是如此,东家,可要小的再去东门探探?”

“人家若是想见,自然遣人寻咱。倘若不愿相见,即便你守住他的家门,那也是自找麻烦。”粱国柱话说到这里,带出声叹息,紧跟着继续说道“公子此次入京非同小可,一切的安排你必须亲自去办,要记住,公子来到这虎口狼窝,最重要的就两字——安全!”

“东家,门外来了位后生,自称是您的远房亲戚,姓林。东家您可要见他?”

“见、见”梁国柱正安排着,突闻林统临门,顿时兴奋、开怀、担心一起涌现。只是沉寂了眨眼的功夫,便带着管家梁安匆匆的迎到门前。

于此同时,明宫的一处偏殿,冯宝合上手中的呈奏,又伸了个懒腰,这才冲身边的小太监问道“林海狼入京的日子快了,让你安排的事可安排妥当?”

“回老祖宗,照您的吩咐,孩儿们给那林海狼安排了一份天大的机缘”小太监说到这里身子附了下去,紧贴着冯宝的耳朵,小声的嘀咕了半天。待见到冯宝沉思过后,才又开口说道“老祖宗,粱国柱传信说,那林海狼入京只在这一两天的时间。您看,咱是先见见,还是冷他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