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两军大战井陉关父子城头情难全
回前词《酒泉子》
大战正酣,却遭敌拒井陉关。巧妙设谋攻其后,两路夹击穿。困斗国都灵寿城,坚固难破兵围团。惧派亲子高呼嚎,暂停降饶宽。
话说乐羊之子乐舒,因其师父王栩突发奇想,碰巧医好病女之故,交谈知其实具才能,受到中山国权臣简雍赏识。不仅兑现将小女许配为妻,成奇遇姻缘,佳话美谈,而且还由此关联,被举荐做了中山国官卿大夫,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走了意外鸿运,却不知暗藏着危机。乐舒还遵照岳丈旨意,好心招家父乐羊到中山高任享福,却被乐羊拒绝,理由竟是在小国致仕,或会遭祸遇险,难能自保。这也是乐羊据当时世之现状,和对以后情势展望,做出的自己判断。果然在数年后,魏国因处在强势巅峰,便有意吞并中山国,却选帅为乐羊率军攻伐,真是预料准确。在魏军前锋进攻中山国受阻后,乐羊密设巧计,采用夜火夹袭之策,取得了战败中山军的大胜,从而攻入其国。
再说中山国大将鼓须,带领战败溃军,狼狈撤到了白羊关,也是太行山中的一个险要关口,准备在此抗击魏军,却也困难重重。这就是当时白羊关守军,再加上撤回的败军,也不过万余人马,与魏军相比,人数军力悬殊,难于抵挡魏大军攻击。还有便是中山军新败,自是士气低落,人心不稳,战意失盛,所以面临据守艰难。另外乐羊采取了受降者不杀之策,有效瓦解了中山军,使其并不愿死战固守,却甘为魏军所用,喊话让中山军出降不战,使白羊关守军惶惶不安。果然等乐羊率魏大军,一路追到白羊关下,未经着力交战,便使中山兵处于了瓦解困境。鼓须不得已,便率军放弃白羊关,撤退到最后一道关口,便叫作井陉关,是太行山到东面平原的必经之路,从西面关口到东面出口,有三十多里的弯曲沟谷,因此险要无比。
此关坐落于坡顶处,只能越过此关口,穿过山谷沟道,方可到达出山之处,却有城垣依山而立,叫作土门关,是个驻兵守卫的坚城营垒。因该关隘距中山国都灵寿城,只有数十里远近,是护卫都城的最后保障,中山军在此派有重兵把守。如今又加上鼓须所带的队伍,也有两万多人马,形成了极强的守护力量,依险阻挡魏军的攻势。乐羊所率魏军虽强大,在大山中行进,也是异常艰难,只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好不容易到达井陉关前。可面对凭险坚守的中山军,一时也是难于攻破,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困难局面,数月时日难有进取。正在乐羊一筹莫展之际,可巧吴起率军押运粮秣到来,两位帅将便商议对策,并仔细观察了险关阵势,中山军采取据守不出之策,仰攻难于奏效,敌箭如雨,伤亡甚重,一时也没有攻取良策。
乐羊经过仔细思索,忽然想到一招计策,便对吴起说道:“这井陉关是我大军,攻入中山腹地的必经之路,如今敌军阻挡难过,我军战车居前,步卒在后,人众道窄,不便攻击,实难通过这险要关口。就是攻破关隘,若进入沟谷峡道,也会痛遭敌兵夹击,定会损失严重,取胜确难实现。我曾到过太行山东面,多是平川丘陵之地,较为适宜我军车战,只有采取前后夹击之策,方可攻破此关,别无它法!为此,我想让贤弟率一支军,从南面绕道山东,前去远途奔袭,虽然道途远涉,有劳众将卒走路,却能十分见效,那时攻破此关,将容易得多。不知君意若何?”吴起听后,顿时抚掌说妙策,小弟愿往。他又忽然想到,说那得让国君与赵国交涉,方可借路与我,才好悄然突袭成功,乐羊忙说会写书报主公,请其派使协商赵国,若能暗中答应说定,自会如吾所愿,吴起忙点头说好。
于是,乐羊便写了书信,说明当今战事情况,并请求魏文侯协商赵国,力求使其答应,本军借道奔袭,方可一举攻破中山,随后交给吴起,派人速送魏都。并嘱咐道:“我便拨出一万精兵,由贤弟率领前往奔袭,就扬言说是护送伤兵返国,顺便带回重伤兵卒,也好迷惑中山军,使其不做防备。然后将军兵转道向南,寻路东出太行山,再沿山前道路秘密北进,便能突袭山前土门关隘。还可带走部分降卒,利诱劝导甘为我用,使其迷惑中山守军,更容易混入其内,乘机取关成功,如何实施计谋,贤弟自会见机行事,不必愚兄多说。”吴起连忙说好,表示定按计策行事,只待送达消息,便两面夹攻,必破此关无疑。果然魏文侯接到乐羊书信,知道攻关受阻,方出此谋策,于是速派使臣去赵国借道,赵国也便答应下来,知攻中山国受阻,实为不易,定消耗不菲,也乐见魏国靡费钱粮军力。
果然如乐羊所料,吴起率军秘密东出太行北上,很快到达中山国东部,直逼土门关城。还暗中派遣降卒,混入关口之内,散布谣言,说魏军已攻到灵寿城下,不日便可拿下其国都了!竟弄的守关兵将不知真假,人心慌作一团。吴起便乘机攻向土门关,有内应夜间偷开关门,大军很快便攻进其内,顿使中山军混乱不堪。乐羊已事先接到暗报,便在井陉关口同时发起猛攻,并让军士高声传言说,土门关已被魏军攻破,中山军处在两面夹攻之下,将必败无疑。使得守关军将不知所措,就连大将鼓须也不明所以,只好下令拼命抵抗,却哪能抵挡得住,不久便被魏军攻破城关。也是乐羊命西门豹,不惜一切代价,拼命破关而入,关键在此一举,在两军混战中,魏军迅即占据了上风。
这正是:大军鏖战井陉关,两国交兵燃烽烟。魏旅强攻势威猛,前后夹击战犹酣。中山据守但凭险,难敌雄师斗志坚。将帅拼杀无所惧,士卒死伤遍山间。
这场大战之地,本是太行山东麓的一道险关,后为太行八径中的第五径,是如今山西太原市,到河北石家庄市的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此次大战的二百多年后,汉朝名将韩信,也曾在这井陉关口,上演过一场奇妙的战事。采用违反兵道的背水列阵之法,以少胜多,战败了赵国将帅陈余,从而创造了背水之战的精彩战例,被历代后人称为战争神话。可在战国初期,乐羊也曾征伐中山国,在此关口进行了一场不小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而为攻破中山国,夺取了先决条件。由于魏国军队数万精兵,又决意要灭掉中山国,并入自己的版图,所以不惜代价,派军攻占而据有之,才使中山国无了关隘屏障,将自己国都灵寿城,完全暴露在魏国大军的兵锋之下。
且说乐羊指挥魏国大军,奋力攻入井陉关口,与守关中山军混战,由于人多势众,且均为精锐之兵,惯战之将,曾久被困于关前,早已憋足了劲。所以战力大增,中山军虽勇,却也难于抵挡这虎狼之师,渐渐抵挡不住,且有吴起率领的劲旅,从山东面向西攻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即迅速落于下风。那中山大将鼓须,一看很难守住,索性带领余兵爬山逃脱,趁乱从山中间道而走,慌忙撤回国都灵寿城。见到中山君姬窟后,便说乐羊为兵家强者,真是智勇难敌,守关多日,已尽全力,还是最终战败,不得不撤兵回城,尚可免遭全歼。姬窟虽愤怒不已,却也不好严处,只得命其布置城中坚守之事,其它别无办法可想。其实中山君姬窟,也知魏军长途远征,是怀着志在必得之心,势要破灭本国,达到吞并之目的,不然必不罢休。
因此,他也想与国共存亡,不肯轻易就降,落个失国之君的可悲下场,其实很有些骨气。所以他常派国臣,带了酒肉钱物,数番到军前犒劳激励,意想阻挡魏军攻势,却因国小力弱,根本不是魏军的对手。又兼乐羊兵道娴熟,极善于用兵,虽艰难抵挡多时,却难能如其所愿,还是到了最危急时刻。他也曾想到求助它国救应,可此时魏国强大,周边各国不敢与其为敌,远方之国又鞭长莫及,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靠自己现有能力,苦苦支撑着度日。姬窟也想到了,万一失败被灭,当如何安排身后之事,做了最坏的打算,并提前进行了安排布置。他将自己最钟爱的亲儿太子姬恒,及部分子女眷属,交由忠诚臣僚秘密带出,躲入深山避难,防备全族被战火毁灭殆尽。企图以求大战过后,还能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是后来的桓公复国,继承其父志,又使中山国壮大,延续了近百年之久,此为后话。
再说乐羊指挥魏大军,乘胜追击,竟然长驱直入,一直追到灵寿城下,见到城垣广大坚固,一时难于攻破,便派兵围了其国都。原来这中山国都叫作灵寿,是由原来北面山中,靠近如今的定州地界,所建立的国都旧址中繁衍,后来中山先前国君,看中如今的灵寿城址。却是个高阜坡地,南临一条大河,叫作“滹沱河”,见沿河两岸水草丰美,坡上高低适中,且有丰富水源,可供人们饮用无虞,便选此地做了新都城。由于当时国力尚可,属于富裕安康的小国,此城又西北靠两座高山,叫作林山狼山,东临平川之广域,进可攻,退可守,是个战守皆宜之地。且附近土地肥沃,能种植稼禾食粮,周边山地辽阔通达,还可养马牛羊等牲畜,是较为理想的建都良址。于是便用了数年时日,召集全国劳力民众,修建起了一座颇为广大的土城,不仅利用山坡走势,还在城内筑台盖屋,宫殿广阔高大,城高墙厚,门楼高耸,城垣修的十分坚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古城如今,历经两千多年战争风云,和无情岁月的变迁侵蚀,早已是秃垣残壁,无有了原来的真实面目,但其轮廓尚存。只是在城址旧地,坐落着一个叫作故城的小村庄,见证着遥远的古代,曾经是战国中山都城商阜,也是繁华锦绣的古城,却成了如今树木苍翠,庄稼围村的旷野之地。本作者曾多次到过该地,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其古城轮廓清晰可见,有些古代城墙遗迹尚在,只是多处已彤塌不整,有的甚至已成田地。但城中尚有一高台耸立,当地百姓至今都叫作“赵王台”,据有关专家考证,历史书中曾有清楚记载,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后,曾在此建成赵王城,筑高台谓之赵王台,或是真有其事。如今此地的灵寿县,依据古代人文遗迹,正在开发旅游产业,建筑起新的中山国城门楼,并竖起了中山国王高台巨像,还有古战车战马等塑像。其范围即以古城郭为基,颇为壮观逼真,平添古风神韵,此为题外话。
这正是:古战烽火数千年,旧地遗痕情依然。不话曾经兵戎事,何知岁月遥变延。金戈铁马旌旗猎,杀声回荡震峰峦。国灭家亡悲惨景,远代征伐惨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