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1 / 2)

 试场喧嚣依旧。

杨信威只是来关心发生了什么事,根本不在意林宪杰的解释,一声不吭的牵狗离开。

这个时代多以木为墙梁、茅草为顶,如果发生火灾,绝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不来看看,心怎能安?

杨信威越是漠不关心,石康孙越是觉得丢人。

林宪杰的解释很接地气:听客栈掌柜说这儿的香火灵验,特来礼拜。

事实上,破庙里的那几尊香炉早就不知所踪,发解试祭拜至圣先师都是另寻、另请。

挨揍的三名男子并无过错,铺头可以证明他们是远安学子,想在寺里沾沾灵气,二月初便到了,隔壁的刘纬怕他们冻着,还让杨信威送来两床被褥。

其中一人是远安主薄内侄,弄清石康孙的来头,立刻偃旗息鼓,再也不嚷嚷要报官了。

石康孙羞刀难入鞘,一心想将狼狈掩饰过去,绕着两口破缸转圈找话:“这就是刘小郎君练就的那两口墨缸?应该是黑色吧?”

一学子怏怏不乐道:“我们来的晚,缸里的墨早被人带走了,这是我们来后添满的。”

另一挨揍学子苦中作乐:“还有人喝。”

石康孙笑了,满满优越感:“这些个读书人啊,斯文扫地,光想着夺墨沾光,就没想过把这两口破缸换了?给佛祖换口好缸?来人啊,把这两口破缸的水倒了,天明送两口好缸过来。”

石家下人手脚麻利的忙碌起来,还不忘给自家少爷捧场。

“少爷仁义。”

“少爷从小就有慧根。”

“打着灯笼都找不出第二个。”

“等等!”林宪杰突然凑到半倾破缸底部,借着火光细细端详,“大唐护国兴教寺。”

石康孙有点懵:“什么意思?”

林宪杰一边俯身去看另一口缸,一边小声提醒:“《圣僧西游记》”

石康孙脱口而出:“玄奘!”

更夫、铺头均是一脸茫然,不知“玄奘”何意。

鼻青脸肿的三个学子却听懂了,暂时忘掉伤痛,凑过去看热闹。

“是三臧法师。”

“前唐国师。”

“夷陵怎么会和玄奘法师扯上关系?”

林宪杰拉着石康孙往黑暗处走了几步,附耳道:“缸下面似乎埋的有东西。”

石康孙喜忧参半,觉得自己刚刚可能失言了,再想让人散去,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果不其然,石家下人想要礼送众人离开,没人愿走。

那铺头反而振臂一呼,又招来十余名街坊,稳压石家众人一头。

石康孙错在不够稳重,决断却是不缺,先命人回客栈引援,后又让人从附近百姓家里借来锄头铁锨,并拉着三学子大肆许诺:明年春闱无需驿券、口券(宋廷给予举人赶考的食宿保障),一切包在石家身上。

林宪杰笑眯眯的缠上更夫,悄无声息的奉上两把铜钱。

看热闹的坊民则被暂时无视,石家来援赶到时,抬来一大包铜钱,流水似的撒了出去,再也没人说破庙是乡土、祖产。

下挖丈许,三尺石板现,内藏一个四四方方的檀木箱。

简洁隆重,似有千钧。

石康孙不愿打开木箱,士子、更夫敢怒不敢言。

收了钱、帮忙发掘的坊民却是立刻翻脸,叫嚣先人为大,要报官拉人。

离城门开启还有些时候,石康孙不愿节外生枝。

林宪杰小心翼翼的打开木箱,剥下一层又一层油纸,一袭袈裟重见天日,里面裹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玉盒。

众人伸长脖子,屏息以待。

林宪杰怀抱玉盒同石康孙耳语:“端拱元年(988年),金陵长干寺(今南京大报恩寺)僧人可政,在终南山紫阁寺寻得三藏法师顶骨,遂奉迎至金陵长干寺供奉,其他骸骨、遗物下落不明……”

石康孙大喜过望,这才是传家、祈福、佑宅的不二之选。

又非舍利子之类的物什,不犯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