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性善,性恶(1 / 2)

 在场的这些官员都是读书人,虽然没有看过《三字经》,也不知道扶苏写的这是什么。

但是,他们却从这其中看出了道理。

而且,是十分浅显的道理。

《三字经》本来就是给孩童启蒙用的,因此,其中的道理自然是十分的浅显,易懂。

扶苏在前面排列字模,后面跟着工匠进行印刷。

很快,一千多字的《三字经》就被印刷出来了。

印刷出来的《三字经》,和手抄出来的书籍可不一样。

印刷出来的书籍十分的工整,每行字都排列的整整齐齐,就连每个字体的大小都是一模一样。

这样的书籍看起来,简直就是赏心悦目。

由于《三字经》只有一千多字,全部装订好之后,也只有薄薄的一小册。

区区一千字的《三字经》,却用做浅显易懂的文字,囊括了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其中的核心思想,便包含了仁,义,诚,敬,孝。

“诸位大人,看看这本书籍如何?”扶苏命工匠将《三字经》交给在场的这些官员,来让他们传阅。

在场的这些官员相互将《三字经》传阅之后,都觉得这本书写的那是十分有道理。

“三字经,这本书浅显易懂,但是却又蕴含着大道理。”

“我大秦从未有过这般书籍,还想请教公子,此书为何人所著?”这时,一个官员率先开口问道。

没等扶苏回答,便有人官员抢答道:“这还用问吗?这书籍是公子拿出来的,自然是公子所著。”

“公子真是大才也,小小年纪,便能够明悟如此道理!”又有官员称赞道。

要知道,学习前辈留下的书籍,知识这是一回事。

能够自己著书立传,这又是一回事。

而能够自己著书立传,又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的,这又是一回事。

在场的这些官员,那也都是有学问的,可是谁敢说自己能够著书立传?

这书可不敢瞎写,弄不好是要贻笑大方,遗臭万年的。

而显然,扶苏的这本三字经,这是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认可的。

扶苏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反正解释也解释不明白,索性承认《三字经》的自己写的,这是最省事的办法。

“不错,这本《三字经》正是我闲暇之时,有感而发写出的!”扶苏淡淡的说道。

听到扶苏这话,这些大臣们心想,公子当真是个天才啊!

闲暇之时,有感而发,便能够写出这般蕴含大道理的著作。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官员问道:“公子支持孟子的性善论?”

听到这位官员的问题之后,所有人都看向了扶苏。

性善论!

性恶论!

这两个论调,那可是争执了很多年都没有结果的。

这个时候,这些官员也想听一听扶苏的想法。

孟子和荀子绝对是孔夫子座下最出色的弟子之一,但是,这两位在观点上却是孑然相反的。

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身是善良的。

而荀子则是不同,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