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税突如其来(1 / 2)

 在这街面上打混挣口饭吃的,当然不可能不认识这几人,何六赶紧陪着笑脸迎上去。

“贺班头,您贵人今天怎么得闲过来了,快请快请!”

当上伙计的头一天,老掌柜的就教他认了脸。

贺班头,是县衙里头管着他们这些买卖营生的管事。

总的来说,县衙里做事的都算做衙役,但是衙役和衙役也有不同,分为内班和外班。

内班是在衙内做事,如门子、侍役之类。

外班又有壮班、皂班、快班等“三班”以及粮差、仵作之分。

和内班不同,外班中的皂班、快班及粮差等衙役,大都来自市井,世代相承执役,多是些无赖之徒,往往倚仗官衙之势,巴结上官,并与劣幕、恶吏等联为一气,敲诈勒索,侵害平民,作恶多端。

旁的内班还有外班中的皂班、快班他们不须多理会,粮差、仵作他们也没什么来往,唯有这位贺班头管事的壮班需要格外用心。

人手多,名声坏,没底线,最重要的还是官面上正管着他们的人。

说的夸张些,他们这些买卖人哪怕开门迎客也得经过贺班头的同意才行,算是这街面上的土皇帝。

贺班头带着人,正眼都没瞧何六一眼,直接越过何六进了铺子里。

跟班中的一人还顺手推了何六一把,何六踉跄了几步好险没摔着,还不能生气,必须继续陪笑。

里头的老掌柜早听见了外头的动静,也不要体面了,起身对着贺班头连连哈腰,“贺班头,您今天亲自过来可是有什么指教?”

借着机会就递了几个银豆子过去,又去柜头拎了几壶酒出来,一一分发给那些跟班,“各位差爷也辛苦走这一趟了,些许酒水不成敬意。”

贺班头收了银豆子,脸色明显好了不少,哼了一声斜着眼睛看了一眼老掌柜,“行了,别鞠躬了,这么大岁数…你不嫌累我还怕折寿呢。”

去瞅了瞅跟班收拾出来的板凳,擦的挺干净,也就不嫌弃的撩开下摆坐下。

“今天本班头亲自过来,是为着县太爷大人交代的差事,一心为公,担心你们这些没点皮子的误了县太爷大人的正事。”

“那是那是…”老掌柜的陪笑道。

“从下月起,每月商税加一倍,不再是二十取一,而是十取一,你可记着了,不要到时候交不上,本班头来寻你麻烦,你却说没听着。”

“十取一?!”老掌柜的倒吸一口凉气,一时间胸口都有点发闷。

现在的商税是二十取一,也就是一月间若是卖出去二十两银子的酒,便要交一两银子的税。

这么看起来似乎并不多,但是这卖出去的二十两银子并不全是利润,刨去粮食还有铺面以及酒造经营税等必须成本后,实际剩下的利润也不过三四两而已。

这再多交一倍,自己便再少去一倍,一来二去,日积月累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贺班头的冷漠视线已是看了过来,不阴不阳的问道,“哦?你有意见?”

望着东边拱手虚礼。

“也不怕告诉你,今年的征税本班头已是用身家给县太爷大人打了保票,若是有人故意不交税想和本班头别别由头,那可就别怪本班头用些手段了。”

老掌柜的顿时便支吾了起来,闭口欲言,张口又止。

何六在外头扒着门偷看,没一会儿那贺班头就完了事带着人出来了。

他赶紧换上笑脸,小心送走了这尊大佛。

眼看着那些当差的拎着酒坛子又进了另一家铺子,何六才回了酒铺里。

“掌柜的?”

老掌柜的满脸愁容,也没心思问何六为什么不继续吆喝生意了,摆了摆手,“六儿,去后堂跑一趟,把炳笙叫来。”

“哎!”

“炳笙”是少掌柜,老掌柜的独子,不善言语,干活却是一把好手。

何六一进后堂,就觉周遭热了一截,浓重的发酵气味更是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