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西域叛乱(1 / 2)

 打败了也利宁从之后,山遇旺荣暂时渡过了危机,朔方军也不得不回到灵州的驻地。但是对于大燕而言,失去灵州,就等于失去了去西域早已经开辟的道路,如今西域与大燕中央的联系完全要通过草原的道路,而不是中原以及修理完善的道路。因而对于大燕王朝而言,对于西域的控制力减弱了。但是由于大燕仍然占据肃州,沙州和瓜州,因此西域也无法投靠中原,以现在这个局面,西域只能投靠大燕。</p>

西域各国之中,对于大燕最想摆脱的莫过于几个西域的大国,像是于阗国,龟兹国等。其中于阗国作为西域南方大国,原本把握住机会灭了扜弥,最后却被大燕硬生生给重新把扜弥夺走,重新让他复国。后面于阗暗中扶持句兜的弟弟,但是最终句兜重登王位,让于阗的计划再一次落空。于阗王舍林也是一代英豪,登基作为于阗王也已经有了几年,虽然他登基之时,于阗已经是大燕的附属,被大燕打败过,但是他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摆脱大燕。</p>

说起这位舍林,他是叶罗护的儿子,当年石盏兀典率兵攻下于阗国,将叶罗护俘虏送往大燕中都长兴府,而这位舍林并没有同行,而是留在国内,石盏兀典立的新任于阗王是一个短命之人,为王不足一年便是一病不起,呜呼哀哉。因而国人立舍林为新的于阗王,郝连珏也承认既定事实,封舍林为于阗王,并且给他不少赏赐。但是舍林一心想要报仇,一心想要完成他父亲的愿望,驱逐大燕,能够一统西域诸国。</p>

舍林作为于阗王,手中握有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作为于阗王,他即位之后大力扩充军队,而且趁着大燕因为对中原战败控制减弱的时机,大力扩充他的实力,虽然于阗军队仍然归大燕西域都护府掌管,但是于阗王对于于阗国的军队也有一定的掌控力度,在少监制度被废除后,舍林换下了原来的于阗国的主政的大臣,换上他的亲信。于阗国与西域许多国家不同,于阗国接受中原文化比较多,于阗王舍林更是一个中原的狂热爱好者。</p>

说起这个情况,还要说高昌国。高昌国的土地原来就是中原王朝派人屯垦之处,后来设立了高昌郡,后来因为中原动乱,高昌郡的汉人建立了高昌国,但是高昌国建立之时,就是胡汉杂居的,但是因为是中原移民之后为国王,而高昌国王的先祖还曾经在中原做过大官,文化素养好,在中原动乱之时居然保留下不少中原珍贵典籍,为西域各国带来不少中原的文化,而原本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也为西域各国带来中原文化。这其中最喜欢中原文化的莫过于于阗国与龟兹国。</p>

这两国分别是是西域南北两大强国,又居交通要冲,因此可以接受大量中原的文化,更何况他们与中原的交流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了,而那个时候靺鞨人都还没有出现。比起大燕,他们自然会对中原有着更多的感情。于阗王看到大燕的统治者,认为他们就是一群野蛮人,没文化,而本身于阗国,舍林按照中原王朝的制度进行管理。原本于阗国辅国侯负责主持政务,左右将负责指挥军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