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全义发兵(1 / 2)

 &#12288;&#12288;大燕开始休养生息,毕竟大燕与大齐之间还有王宗本这个屏障,大燕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因此驻守边境的任务就交给了南京与西京地区五万汉族兵丁就行了,而驻守东京的就也只有五万万海东军。而二十万御帐亲军则是在郝连珏左右,随时护佑大燕的皇帝郝连珏。而北边与西边的防务交给了部族军和西域的属国军。整个大燕井然有序,一片祥和。</p>

&#12288;&#12288;西域属国也因为商人来往贸易而变得活跃起来,整个西域的道路之上,来来往往许多商人,带着许多物品穿梭于期间,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拓利伏允和折逋厮铎督辖区的商人,他们把中原的东西贩卖至西域,以此赚取可观的收入,而其中折逋厮铎督的地盘更是活跃。他的首府鄯州城也成为了一座热闹的都市,而拓利伏允的根据地甘凉地区,也因为商人的往来穿梭而兴旺。</p>

&#12288;&#12288;而高安国每年也与大燕有密切的商旅往来,尤其是大燕能得到稀缺的矿产资源。高诵用这些矿产资源得到大燕的支持。高安国才能在浿水以南稳立,高诵才能无后顾之忧,他的五万精兵才能全力对付新济国与百封国。大燕和泰元年的新年,高诵派来了他的宰相崔延寿和他的弟弟亲自前来大燕,向大燕皇帝郝连珏祝贺新年,不仅仅是祝贺新年,还随手送上大量的贺礼。</p>

&#12288;&#12288;而西域各国之中,许多小国家是国王亲自来朝贡的,其中自然有句兜,他是经常亲自来向大燕朝贡的,作为大燕在西域最坚定的盟友,扜弥国现在在西域正在变得繁荣,走出了叛乱的阴霾,而成为一个有勃勃生机的国家。但是问题也来了,西域各国大部分是绿洲国家,城池建立在绿洲之上,但是前不久的动乱造成一些国家人口的大量减损,有一些则是城池的破败不堪,有一些绿洲也被沙暴袭击,这些国家现在纷纷请求大燕给予支持帮助他们重新修筑城池。</p>

&#12288;&#12288;大燕国库不充实,难以解决这些问题,西域有一些国家人口不足,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关键时候,还是石盏兀典,他将西域地区收取的商税的一部分用于援助有需要的西域国家,帮助他们修葺他们的家园。但是这毕竟还是动用了大燕的国库收入的一部分,但是为了稳定西域,这也是必须的。其实此时的明宏昌也为了一件事而支出大笔财富。</p>

&#12288;&#12288;明宏昌所在的地方处于江南,为了能够提高农业的产量,明宏昌让自己手下人修建水渠,引江河湖泊之水进入农田,灌溉农作物。同时为了防止江河的泛滥,明宏昌又修建堤坝,保护江河两岸的百姓不受江河泛滥之苦。但是这一切都是需要钱的,但是明宏昌为了这些事情,不惜动用军费,动用士兵去修建这些设施。因为明宏昌的努力,他治下的百姓对他是有口皆碑。</p>

&#12288;&#12288;不过明宏昌第一要务是保持他的政权的存在,他最大的对手就是陶威,因为陶威控制着江南的第一大政权,崔吴控制着一大片富庶的土地,掌握着大量的人口,军事实力强大,麾下三十万雄兵不是吃素的而是久经沙场。虽说陶威不如崔朗,陶威是一介书生,但是陶威手下有不少能征惯战的将军,而陶威本身也是一个会用兵的人。</p>

&#12288;&#12288;不过陶威毕竟不是崔朗,陶威对于扩张领土兴趣不大,因为陶威更加注重如何篡取崔吴的政权。陶威一步一步在清楚异己份子,把政权控制在他手里。动不动就让官员上书,要崔渭称帝。可是崔渭却是无动于衷,陶威大权在握,崔渭对于陶威是不敢有任何违背,但是就是称帝一事,崔渭死不答应,无论陶威让官员用什么理由上书,崔渭都是无动于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