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林院内,宋濂将科举诸事妥善地结尾后。
便陆续开始向众翰林交接院内编书、编篡律法的事务,尤其是翰林学士成尚。为数不多的几个翰林学士中,就只有成尚品德能力都是上上者。
听闻消息的朱橚也找了上来,“宋师,本王怎么听李谦他们说你要走了?”
宋濂见朱橚过来,停下了收拾书桌的动作,“周王殿下,老臣昨日就和陛下乞骸骨了。再有个三五日,就要归乡了。”
“宋师,为何如此突然?”
宋濂稍稍叹气,“周王殿下请坐,老夫有些话想和您说。”
“宋师请说。”
“周王殿下,老夫,老夫。”,宋濂坐在朱橚对面欲言又止,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说起?
朱橚纳闷地问道,“宋师可有为难之处?若是实在为难就不用说了。”
闻言的宋濂只是摇摇头,“周王殿下,昨日老夫和陛下乞骸骨的理由,是老眼昏花。现在想想,老夫不只是昏花,更应该说是昏聩。
若非为了搭救老夫,您也不至于被满朝的文臣心怀怨气地百般弹劾,更不至于被陛下责罚。”
听到这话,朱橚的心中不由得一动,三月前那件无法明说的事情,被宋濂摆到了明面之上。
他试探地问道,“宋师,莫非真的是你?”
宋濂似乎有点难以面对朱橚,转过头去轻轻一点,“周王殿下,老夫实在没想到,山东那两人的死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那么多山东学子都不来参加科举。”
宋濂谋划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朱元璋看到淮西一派在朝堂中的庞大势力,以此让浙东一派多些生存的空隙。
按照宋濂的设想,三月科举招录的北方学子会少,可绝不会一个都没有。而他自己一把年纪,正好借此机会告罪致仕。
本想为浙东一派最后做些贡献,可没想到差点把自己搭进去,以致于朱橚用下下策来救他。
“请受老夫一拜。”,宋濂站起身来向着朱橚躬身行大礼。
“宋师。”,朱橚此刻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此前他知道真相的时候,还是很失落的,顿感自己被信任之人所利用和欺骗。
良久,朱橚还是站起身来,“宋师请起吧,这一年来,本王多受你的教诲。,即便当时本王知晓前因后果,依然会用这个法子去搭救你的。”
感受到朱橚赤诚之心的宋濂,心中更是后悔不已,他毫无保留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
“周王殿下,老夫无所报答,只有这份名单留给您。上面有些人是李谦一般的清廉高尚之辈,有些人站在了淮西一派,还有一些人看好杨宪。”
接过名单的朱橚随意看了一眼,忽的心中一紧!最近几个围绕在他身边的翰林,有两个赫然是淮西那边的,还有一个是看好杨宪的。
他们这些人和李谦站在一起,朱橚竟没有分毫地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