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祖没有理会郭修安的话,脚步没停头也没回的说:“冬祭又不是头一回由郭家办,你这个族长也不是第一天当主祭,自个儿拿捏的稳当了,一切都妥当了!”
三户营的冬祭仪式简朴而又隆重,每年程序都差不多。冬至前三天,负责主祭的族长前往祠堂焚香禀报:“祖宗在上,子孙某某今日禀请,将以冬至时日,到祠祭事,微薄之礼,难表敬意,于今敢告!”然后在家闭门谢客,斋戒沐浴。
冬至前一日,族人将祠堂打扫一番,除旧布新。冬至日一大早,祠堂正厅,供奉着三户营郭、白、牛三家祖宗先人牌位的香案前,点亮添满香油的灯盏,摆上素饺和白面馒头,还有大麦、小麦、荞麦、小米、高粱、黄豆、扁豆等籽粮。供桌后面供奉着先人牌位,中堂高挂“守望相助”的匾额,相传为前朝伏阳知府特赐,以褒奖三家营民众世代民风淳朴,和睦相处。
正式祭祀仪式在冬至正日午时开始,三家营和牛家庄族长、长者、士绅、户主以及宾客齐聚祠堂,呜鼓三通后,司仪引领着主祭族长和另两家陪祭族长,移步正厅,在祖先牌位前再行三叩九拜之礼,在通、引两赞唱诺下,礼乐齐鸣,依次行灌地礼、上香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侑食礼、赐福礼、辞神礼,将祭酒淋洒,沉香点燃,将猪牛羊祭品供奉,以供先人飨馔!
祭祀仪式完成后,主祭族长便在街上设宴致谢前来祭拜的宾客。然后将三族年过一甲的长者请进祠堂,将预先备下的用精细白面蒸就的大寿糕,恭恭敬敬的敬奉到每位老人手里,最后让老人们的儿孙去库房领一扎棉花和一斗麦子,拿回家去给老人们做件新棉袄、做点细面吃食,聊表宗族对长者的赡养之意。家境窘迫的老人,拉着族长的手,老泪纵横,感念族长的恩慈和仁善,感念族人的赡护和恩情。主祭族长这时会对族人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三家营先人们就是守望相助,相互帮衬的熬过来的。百善孝为先,三纲四维、五常八德是三家营兴旺发达、子孙繁盛的根本;不赡养父母者,羞噪先人,生不准入祠堂,死不准葬祖坟!”
最后是所有参加祭祀的族人,一起在祠堂吃杂和粥。杂和粥有点像腊八粥,由大麦、小麦、燕麦、小米、黑豆、绿豆、扁豆、红薯,野菜等煮成的野菜粥;也是三家营祖宗先人在初来乍到,垦荒整地的日子里吃的饭食,后来又加上冬祭的猪牛羊、馒头和饺子等供品,一起在大锅里同煮而成的粥饭。杂和粥粗鄙涩口、寡淡难吃,每年都是由冬祭族长带头,盛满一碗呼噜呼噜的一口气吃完,然后用筷子仔细的将碗底的米粒豆渣,刮的干干净净,一滴不剩的全吃光!
吃完杂和粥,每年冬祭仪式的程序就算结束了。只是这几年每逢郭家做东,伏阳县衙和十家镇的行商坐贾,也会派人来祭拜并观礼,所以就格外隆重和热闹。到了晚上掌灯时分,郭氏族人要再次聚在祠堂,族里的社书依例要公布祠堂官地一年的进项和支出,库房里的存粮和银钱的结余,确定为下一年缴田赋捐税,而预支的包收垫款和其他用度,供全族人一起公议。
冬祭的最后一项,是族人一起来到祠堂的牌坊下,诵读那块青石碑上刻着《郭氏家训》。家训内容摘自前朝朱夫子的治家格言,是前几年在郭敬祖的主张下立在祠堂的。家训正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族长领诵族人一起诵读完毕,族长说:“自古以来,修身治家的道理天下皆同,朱夫子的话句句走心入理,不求郭氏族人能治国平天下,但求族人世代做到修身齐家,保郭氏一脉平平安安!郭氏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将家训牢记于心,各家各户按照家训治家力行,教育子孙,每个月我都会请学堂的先生讲解,每家每户主事的都要去听听!”这样,郭氏族人自己的冬祭仪式才算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