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却言司徒判官斩却善恶二尸,境界到达准圣中期,便也赖着不走了(为了偿还因果方便!当然某判很不厚道地:我还想蹭吃蹭喝呢。本作者更不厚道:小受,你走了,攻怎么办?),也就跟着诸葛孔明返回成都。孔明一时也想不到将判官安置在何处,索性安排在了丞相府自己院落旁。

这日城隍出巡,玉宸从来不愿车架出行,而是素喜微服出巡,结果就遇到了这样三个年轻的鬼魂告状,将他们带回土地庙后,一看真是年轻啊,不到二十岁,不过一脸的怨气却是写的分明。于是暗想到:“难怪怨气深重呢?不到二十就死了,这人生大好年华刚刚开始啊!就这么枉死了,任谁不怨啊!”不过也是大奇,这冤死之人哪年不多?何况乱世呢?实在消除不了,成都土地也可以强行移送去的么?再一看,城隍王爷就惊悚了啊,哪来这么大的功德却死于非命了,看完生死簿后才知道,这三位都是为救人而死的,他们落水本是命中劫难,也不会致死,本来也有一线生机的,不过奇就奇在他们还是死了。而且就看功德,只怕可见他们生前都是行善之人,而且此次枉死还是因为救助他人的。

佛门说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道家里,地府中,这救助人一命,虽然谈不上七级浮屠,但是功德也不会少的。救人也不是那么可以随便就得功德的,如果是救的恶人,那么恶人行恶后,其业力就少不得救助者一份。因为恶人遭难,那是因为业力深重,天道惩罚之;而天道之下却不绝人活路,总有一线生机的,他的一线生机如果被你救了,那么恭喜你,日后他的恶事业力就自然算上你一份了。如果救助的是善人,那么就中奖了,日后他行善获得功德,也少不了你一份。看到这里,读者估计就心慌了,这救助人之事,我怎么去分辨他是恶人还善人呢?呵呵,这就是各自的缘法了。但是无论救助的恶人也好,善人也罢,终究在救起的那瞬间还是会有功德可拿的。至于日后么,那就是各自缘分了。

下面三个冤魂死的憋屈,都齐声高声叫道:“王爷,不是我们不肯去转世,奈何我们死的太过憋屈,我们为救人而死,旁边本有一线生机的,但是他们却给我们断了,所以我们不服气,不罚他们,不去转世!”原来是救了成都城外游泳溺水的小孩,那段水面经由李冰治理后,也算是可以但是由于毕竟年久,也有毁坏,可糟就糟在那些打鱼的船主各个不动,静看小孩在江水中呼号。这些一起外出的年轻人又不会水,但是平日里也是善良之人,此时无奈,只得出动十多个人,互相手牵手的,拉起人墙链子,向前探去。等小孩上来了,江水汹涌,水流急,人墙中一个少年手一松,于是一个个掉进水里。顿时慌忙一团,水里少年奋力往岸边游,岸边上胆小的少年已经急的哭出声来。

而不远处的几个渔船依然在哪里看热闹,却不动,任凭那落水的学生在哪里挣扎,逐渐力气耗尽,慢慢沉落水底。

岸边闻讯而来的家中大人急了,连忙对着那几个渔船主跪倒在地,眼中泪水滑落,呜咽着请求他们给予救助。不想那渔船中走出一人,笑眯眯的说道:“江河里里哪年不死几个人,不死人,我们怎么得财?我们只捞尸体,不救活人。”说完了,就坐在船头看那学生挣扎在水里,眼看就没有气息了,顿时就在心里盘算着可以开多少价钱来。

此时大风呼号,天地黯淡,落水的三个少年终于没有了动静,只留下水边一阵凄凉。

终于等到人间官府及家中长辈闻讯赶到后,数数人员,却是有三个少年沉落在江底了,顿时心急如焚,连忙请求那渔船主帮忙打捞尸体。

其中一渔船主跳到岸边,开口说道:“白天一千两一具尸体,晚上两千两,交钱就捞!”说完就等着数钱。因为事匆忙,哪位有带那么多现金?无论怎么苦苦哀求,都是不理会,只认钱,不认人。好不容易凑齐了银子,这些渔船主终于开始打捞,忙活一阵后捞起一具尸体,然后他们并不把尸体交给岸边众人,只是拿绳子系住手腕,然后将尸体吊在船舷上,又上来人开始和家长要钱,钱不交全,不给尸体。

此时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天空阴云密布,似乎也不忍看这凄凉之事,尸体在江水中飘动,任长江岸边哭声震天,这些船主心硬如铁,不见钱不行动。

后来又挨了一段时间,终于凑齐了所有银子,才把尸体抬上岸边来。这时候,死亡的三个少年同伴开始哭泣起来,长江岸边愁云密布。那些渔船主收了钱,各自笑嘻嘻的划船离开了,岸边上却是哀愁遍野。

看到这里,判官不由得怒冲冠,收了城隍招魂镜,穿上城隍冠冕,脸上垂下十根冕旒,猛然一拍惊堂木,气道:“真是无天理之极了!乱世之中,怎么人心无耻到这等地步,简直是天理不容!”

恰好季汉诸葛丞相与一干官吏恰好出巡路过,结果就听到看到了。一干将军直接大骂起来,城隍发现后怒斥道:“贵国严刑苛法,正所谓乱世用重典也,然如何有如此之民,将尸首漂于水中,比作东市货物,讨价还价,岸上哭声震地,水中却不知救赎,却牵尸而讨价还价贩之,情实可恨。再有,公门官吏为何对此事不加制止责罚。!”诸葛亮叹了口气,拱手道:“回城隍王爷,这事我等亦是不知。”城隍怒骂道:“恐为官卑职小之人与渔人共结,蒙蔽上官。”司徒氏再掐指一算,不得了,简直火上浇油,告于众人,众人大怒。原来,不仅仅是如此,果然有官吏与他们有金钱交易,甚至他们曾修邪术,渔船负责打捞尸体,他们还还故意驱使水鬼去拉人到水里,淹死后好用来炼制法器!百官大怒,一时骂不绝口,商议要禀明天子重责,城隍急止道:“不可,至多贵国天子只能责罚打捞尸体敲诈财物,然驱使水鬼等事各位没有证据。不急,孤自有分寸。”说罢,司徒氏便吩咐手下判官,掷下城隍拘魂令,将那船主兄弟及老头生魂抓来。众官好奇而畏惧也跟着观看。

司徒城隍没有阻拦就是要以刑法震慑,不必阻拦。司徒氏便对三个冤魂道:“孤王为地府钦差城隍,既然今日遇见,也算是缘分,孤王与各位大人自然会为你们申报冤屈。”其中一鬼点头,然后说道:“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