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2)

城隍暗自赞道:“好个少年。真是可惜了。不愧是英雄人物,大德善良之辈。如此倒更不能随便处置了。”便开始处理其他城隍公务,等待生魂。不多时,鬼差回来交令。已经将涉案的几个生魂尽数拘禁来了,他刚刚可是看见了那些场景的,也不客气,就直接将几个生魂丢掷在大堂上。几个生魂还是在迷糊中,忽然现自己没有身体,又处在公堂上,抬头一看,一群高官重臣怒目而视,旁边的那三个冤魂见了,顿时怒骂声起,就欲扑上去,恨不得咬死他们。

城隍王大怒,一拍惊堂木:“都且安静!”他继续大喝道:“尔等知罪吗?”几个生魂见是一十一二岁少年审理,便嚷嚷“无罪”,城隍拦住愤怒的众官,掷下照魂鉴,用照魂镜,平生善恶自知,且城隍照魂镜下,鬼魂想的什么均是一一显出,而且往事无论善恶也跟着快闪现,真可谓本心如何,照魂镜就如何。

不要谈这样做是不公平窥探隐秘,天道之下,地府之中,不和你谈这个。地府有阎罗殿里可是有副对联的,上写着:“阳间三世,行善作恶皆由你;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横批是:你可来了。城隍长史手持照魂镜,对这下面老头,只一照,就将当日他的心思全部显示出来。

老头将绳子挽在手腕上,那遗体就在冰冷的江水里飘荡,而老头还在想:“这下,可以多开价了!”竟然将舍己救人的英雄遗体当做了菜场小菜般贩卖。照魂镜里又显示出他站在船头,笑嘻嘻的说道:“买不买,再不买可就涨价了!”话语传到岸边,岸边哭泣之声震天而起,老头却站在船头得意洋洋。城隍勃然大怒,强压怒火,冷笑一声,又将照魂镜对准两位船主,这两人却是兄弟关系,专门从事打捞业务,以赚钱。

要说这打捞落水之人的遗体,并将之送还家人安葬,这本来就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可是照魂镜下,这两人不仅没有功德,而且业力之深,简直让一众人间官吏及城隍等阴神不敢相信。照魂镜里又迅回放他们的往事。原来他们是当地一霸,看见落水之人不仅不救,还不许他人出手相救而且还在一边等人溺死后,再开高价以勒索家属。看到这里,城隍怒气更加高涨。不成想为了钱,竟然丧心病狂到这等地步了。再仔细察看,他们还勾结当地官卑职小的小官吏,每当出现类似情况时候,那些衙门中人就出现,让家属交钱,而这些人就躲避在背后分赃。

诸葛亮气的面色通红,大喝道:“尔等孽障,行事如此天理不容,真是丧心病狂之极。”

季汉丞相这一声大喝,就将刚刚拘禁来的生魂全部惊醒了,人活着时候,其魂魄为生魂,但是此时一旦清醒,再一看四周环境,城隍府上悬挂的牌匾,透出天道玄意,顿时就明白了自己被城隍老爷拘来了。几个生魂吓的瘫软在地,任平日里如何嚣张,到这里可就由不得他了。他们在阳世里关系再好,也通不到这里来。船主兄弟中年长者胆大,欺城隍年幼,便壮起胆子高声辩解道:“我们打捞尸体,家属出钱,我们有什过错?”

诸葛亮反倒大怒,一拍桌子,怒斥道:“住口,还敢狡辩?那尔且道来,为何落水之时,你们只在一边静候人死,而不实施救助?”几人叫屈道:“我们又没有救助他们的义务?法令可没有规定我们一定要救助?”

城隍闻言,仰天哈哈冷笑,然后手指城隍法堂上的牌匾,森然道:“尔所言者系阳世法律,尔要仔细,这是幽冥界城隍公堂。你那里法令和孤王这可没有关系。孤只以天道断案。”

看他们面色不服,城隍又嘿嘿冷笑道:“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孤正是断定你们这些个的道德败坏之徒。况且,”城隍话锋一转,冷笑道,“只怕尔等还不知孤这城隍府是个什么去处!这可是可以当堂判死,牵连九族,当堂用刑,罪名属实便刑死无过的衙门,就是用刑过度哪怕让尔等生魂魂飞魄散,都无人追究!”城隍王爷疾言厉色,一时吓得别说他们就是一种暗藏私心得人族官吏都差点下跪。

那下面的老头忽然狡辩道:“怎么能如此断定我等有罪?不是我等,那些尸体根本就不可能被捞上来,怎么我等还有错了?”

此人不说话还罢了,话语一出,其中一个学生冤魂就是大怒,在一边咆哮,若不是有鬼差衙役拉出和诸葛孔明急急劝住,只怕就扑了上去,他吼道:“你个畜生,将我的遗体用绳子系住,然后泡在水里,还边和我父母长辈讨价还价,还欲将我身体抛弃江底,尔还敢说你没有罪?”

城隍此时一拍惊堂木,大怒说道:“尔不说孤还忘了呢!不错,打捞遗体有功德,可尔等将遗体就如此像菜场小菜一般,却是大不敬。别说死者为大了,何况还是为救助他人而牺牲的,更何况他还小,还是个是孩子?你如此对待,却是犯下不敬死者遗体之罪,地府法令里,尔等这等行为却正是罪大恶极了。”

城隍怒斥道:“长史听令:按此情况,此案如何判罚?”城隍长史回道:“回大王,三人见死不救,兼之敲诈勒索,又有对遗体大不敬,三罪并罚,同时他们业力深重,可判猝死之刑,之后魂魄押送地狱千年,方消除罪孽,然后转投奴役之身。”话语一落,那几个生魂顿时大惊失色,就在那惨嚎起来,因为人一旦成为魂魄之身,就会想起地狱的苦楚。而且奴役之身乃是对投人胎的一个处罚,看官或许迷惑,转世还有奴役啊?此话无理。后世,当今社会,明面里的奴役可是没有了,但是以此身在人间界,则是他一生所赚取的金钱尽数被天道冥冥之中安排给其主人了。人身是自由的,但是一生贫苦。又有诸葛孔明愤怒,转投人胎,这不便宜他们了么?这又无理了。确实,投了畜生道,以本身力量造福人类,此是大功德之事,这样哪里是惩罚嘛!今世之因,下世之果。每人投胎转世之时,均是看善恶行事,若是功德之人转世后,行恶,则功德消除;若是大恶业力深重之人,转世后,若是行善,则消除业力,让今世或者再次转世之时享受清福。是以,人之善恶,均由一心一念,一举一动之间。判词一下,判官笔书写完毕,禀报地府后,三人魂魄则被押送去了地狱,慢慢享受那千年苦刑去。至于救人牺牲的三个冤魂,此时怨气一一消除,因为功德足够,城隍叫他们再次接的天道为此次救人加恩功德以及补偿功德后,特意叫长史亲自移送去地府,禀报地府阎罗王后,选了三个富贵人家转世再次为人身。至于水鬼,城隍命属下一鬼王衙役前往吞食,那一众作奸犯科的官吏被诸葛孔明严刑责罚,当然用了城隍照魂镜。一时传出,不仅季汉官吏为之凛然,也震慑了益州境内刘璋之时豪门大族,更让曹魏东吴心惊胆战,因为在皇权之上,多了一个城隍,或者说多了一个活生生的阴间,“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