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那达慕大会上的奇遇(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即将踏上归程,乌日汗仔细安顿着敖木嘎注意事项,遇到狼怎样处理、起了沙尘暴怎么躲避……敖木嘎摆出一副规规矩矩恭敬的姿势恭听着父亲的教诲,尽管他现在已是附近草原出名的‘博克庆’(摔跤手),但是尊敬长者的优秀品质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了解蒙古族内情的人,总是认为蒙古族就是黑胖、彪悍、野蛮的代名词,殊不知,在中华大地,蒙古族无论兴衰,却将很多优秀的品质保留并发扬光大)。韩峰也站在旁边倾听,看着眼前的乌日汗哦柏各慈祥的面容,韩峰心里荡起层层情感波澜,父亲韩子桥、母亲李秀红慈爱的身影闪现在脑海,还有那依稀记忆,多年未见的爷爷……

乌日娜小鸟般的倚在韩风身边,这次转场和秘洞遭遇的相依相伴,使小妮子颇有感情一日千里的感觉。母亲乌云其木格一边为阿爸准备归程所需的干粮饮水,一边嘴角含笑的瞥一眼怀春的姑娘。草原游牧的生活虽是辛苦,但看着妮子羞涩含情的样子,不由想起自己年轻时迷恋敖木嘎的旧景,一时也出了神。

归程无话,一路上韩峰尽享初恋的甜蜜,玉人般的乌日娜呢喃娇俏在身边。伴着乌日汗哦伯各沧桑的蒙古长调,一路看尽大漠戈壁草原的壮丽景色。

回到嘎查,韩峰顾不得旅途劳顿,急匆匆闯进自家的小包里,他迫切想要知道羊皮卷的秘密。

父亲韩子桥正在毡毯上半依看书,火炉中的牛粪冒着熊熊的火光,一股异香扑面而来。不用问,韩峰也知道那是母亲李秀红为自己特意做的野鸡炖蘑菇。

韩氏一家来到草原的的年头已经不短了,逐渐适应了草原的饮食,富饶的草原戈壁滩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美味。类似野鸡这种东西在草原的数量不在少数,每年的冬季尤其是大雪过后,耐不住寒冷的野鸡会拼命地往饲草堆里钻,也有实在熬不住的,往往会一头扎进蒙古包里或者是住户的家里。草原人大部分不食鱼虾,所说阿拉善大部分是戈壁滩和沙漠,但在一些牧场往往会有很多俗称“海子”的小内陆淡水湖,鱼虾丰盛,有的里居然还会有一些美味的河蟹。这些东西,对于韩子乔一家的诱惑非常的大,闲暇之余,总会忙碌一番大快朵颐。乌日汗一家不食鱼虾,乌日娜尝试着吃过两次,连连摇头,再不吃这水里长出的“虫子”(河虾、河蟹)。

韩峰简单地述说了转场的经过,然后把金属盒子递给父亲。韩子乔是人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在该领域知识渊博。一看之下也不由大惊失色,这个盒子的制作超乎想象得精致,盒子机关的开合控制精巧至极,如果说这是件来自上古的物品,当真是要在学术界引起一场巨大的、超前的震动。随之带来的将很有可能是对现代科技颠覆性的推翻。韩峰将石洞中壁画努力回忆讲给父亲,韩子乔的神色逐渐凝重起来,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仅仅凭儿子这番描述他不会作任何判断,毕竟是眼见为虚。但此时,他也深深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略作思考后,韩子乔决定亲自到山洞去勘探一次。当然,韩子乔的行程不会一蹴而就,这么重要的壁画也许这一生只能见到这一次。他需要准备宣纸、墨汁和中药白芨等做壁拓的物品。这些曾经随意一拈而来的东西,如今在这特殊的年代和大漠戈壁深处的环境,要想找到真好比登天一般。

金属盒子非金非铁,韩子乔大致测量一下,制作盒子的金属壁厚大约只有2毫米,微微用力,薄薄的盒体居然丝毫都不变形,这又是什么金属呢?如果盒子真是上古遗物,韩子乔不敢再想下去。

老百姓的日子就是那样的平淡,如果没有意外的天灾人祸,也许他们的生活真的就像是复制的一样,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