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军事(下)(1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4553 字 2019-09-28

 第二个短板,训练水平。

姬丹上次来武阳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燕军的训练一方面是主将并不重视,不管是下都守公孙襄也好,还是直接领兵的下都司马也好,对于和赵国作战,早就没什么信心,因此对于集中到郡中服役的军士,训练上并没有放什么心思。

主将如此,何况那些直接负责的军中将佐,自然也是得过且过。而且,就算是他们想用心操训,也未必能做的好。因为这又和第一个短板有关,那些中下级得将佐本身就没有经过实战的磨练和严格的操训,或者是只打过败仗,就算有也只剩下了悲惨的教训而已,又哪里会什么操训呢?最多按照自己的印象和一些传统,按照上面的命令照猫画虎罢了。至于和实战要求是否相符,他们不知道,也没法知道!别看燕国和诸侯各国一样,丁壮到年龄必须集中服役,接受军事训练,但最后的效果可就差得太远了。

第三个短板,是经过考验的老兵缺少。

就像我们学生考试一样,平时学习再好,到了大考的时候,总避免不了心里会产生一些紧张。随着考试的进行,反而会逐步的轻松下来,开始正产的发挥。新兵上战场一样如此。新兵操训的再好,战斗动作再熟练,那也是个训练基础罢了,到了两军对垒,成千上万的将士对垒的时候,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考验,军士们肯定避免不了心里的紧张和失常,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是上过阵的老兵,有老兵的示范和榜样,新兵自然能适应的快些。也就更容易忘掉恐惧和不适,投入到拼杀和坚持中去。

秦、赵、韩、魏各国,虽不是每年必战,但两三年之间,定会有些大大小小的征伐,在部队中,始终保持了一些上过战场的老兵。这些见过生死的老兵,其战斗素养和面对生死的时候的心理素质,在关键的时刻,自然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而燕国这些年,要么不战,战则大败,军士中根本就无法产生这样的老兵群体,同样的新兵嫩卒,只怕相互之间,不但没有相互的支持和鼓励作用,相互传染还差不多!

第四个短板是奖罚体系。

如今各国诸侯,都是实行的普遍征兵制度,军士被征召,上阵冲杀,是一种义务,而且,如果你不幸生活在了边郡,可能每一两年就会被征召参军,参加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和鼓舞军中士气,让军士乐战、敢战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奖罚入手,将战斗的行动和军士本身的利益密切挂钩!单凭什么理念灌输和思想教育,那是绝不可能完成的。这一点上,诸侯各国当中,秦军可说是做的最好的榜样。从奖来说,商君制定了军功爵制,军兵作战勇猛,获得敌军首级,就可以获得军功奖赏,得到相应的田地房宅官爵奴仆。这样的诱惑在前,军兵们自然闻战则喜,面对敌人,奋勇之前,去谋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而从罚来说,秦军之法,又不但甚是严酷,而且实行连坐,五人为一伍,一人逃走,其余四人要受到两年以上的徒刑,能斩敌首一级的,可以免于惩罚。各级将佐,都有自己的卫队,如果在战斗中,主将被杀,卫队所有成员都要受罚。畏死不前,临阵脱逃的,一律处以死刑,当众车裂。就连包庇或求情的,都要除以刺面、割鼻之刑。所谓将士不斗,“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

正是有了这利诱和强迫的两手,使得军兵一上战场就如同嗜血的虎狼一样。这样的军兵组成的部队,自然战力强盛。

燕国目前,并不是没有奖罚体系,而是其伐虽重,其奖甚轻。根本就没法和秦国相比。对于军兵斗志,自然起的作用就小些。

这四个短板不补上,作为燕国来说,就算自己穿越的金手指点个不停,只怕燕军的实力,也提高不了多少。

姬丹暗自琢磨,这四大短板,说起来,这奖罚倒是不算难办,毕竟自己在动身前,已经和众宾客们都商议好了,关于这军法一块,已经参考秦制定了方案。只要自己提前推行下去就可以,但态度问题好解决,各级将佐缺乏实战经验,进而使的军队的操练落后于征战的需要这一块,确实有点棘手,总不能现在就把队伍拉出去,找面前的赵国去真刀实枪的对阵,一点一点的磨练经验去吧?

姬丹苦思无计。

好在他知道,别看自己拥有来自于后世的智慧,在宏观的眼光和历史趋势的走向上,是占了点优势,但在具体的计策和处理问题的急智上,单凭自己那点底子,只怕赶不上自己手下的这帮历史牛人。所以,姬丹马上召来尉僚等一干宾客,将自己的苦恼告诉大家,让大家想办法。

听了姬丹的问题,别人还没说话,尉僚笑了。

尉僚道:“太子,此事不难!”

姬丹一听,大为兴奋,没想到自己想了半天的问题,在人家面前居然不难,赶紧问道:“尉卿之策为何?”

尉僚呵呵一笑,说出了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