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迟疑(1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4527 字 2019-09-28

 荆轲是从诸侯方面对燕国攻击东胡的反应来分析出兵的时机,对有此得出的结论,姬丹并无异议。

但攻击东胡,更主要的还是权衡燕国和东胡之间的情势利弊。考虑到两国之间的形势,对于三月就动手,太子丹却仍是有些迟疑。

这个迟疑,不在于是不是要对付东胡,而是迟疑对付东胡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

在当初设想“化胡为夏”,借灭掉东胡,来增加燕国实力和战略回旋余地的事情上,太子姬丹结合后世中原民族对付草原部落国家的经验教训,构思了一套战法。

在历史上,自秦汉直到清初,中原政权和占据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足足纠缠了两千年。两汉对匈奴,盛唐对突厥,都是中原帝国经过多年的奋战,逐步将草原政权击溃击垮。而宋金对蒙古,明对清,则是草原或者关外政权,在逐步壮大之后,打垮了中原政权,进而入据中原,改朝换代。更不用说中间还有五胡乱华,金、辽、西夏对中原的攻伐和袭扰。中原政权和草原政权的对抗,有胜有败,成功的经验也不少,失败的教训可也更多。

自秦以后,中原政权以农耕为主要经济形式,在和草原游牧民族政权的对抗中,由于人民生产和生存方式的问题,能够选择的方式不多,往往比较被动。

这个和国力没有关系。

从秦汉到隋唐,乃至宋、明,如果单纯比较人口和产出,都远在与之对抗的草原政权之上,单从汉朝看,就是在经历秦末之乱的汉初,全国治下人口也在一千多万以上,远比当时号称强大的匈奴多的多。

当时在位的,乃是英明神武一统天下的高祖刘邦,虽然当时韩信、彭越、英布都已不在,可文如萧何、张良、陈平,武如曹参、周勃、樊哙等雄兵猛将都在,可对阵区区二百万人口不到的匈奴还都很是吃力,只能用和亲之策争取缓冲和喘息之机,直到休养生息五十多年,到了汉武之时,才逐渐的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草原游牧政权对于中央政权来说,就像一个人要对付一条呲牙咧嘴的小狗一样,既讨厌,又无奈。你要是不管,它可能随时上来咬你两口,让你受不了。你要是全身心戒备吧,他可能就远远的来回跳哒,让你你费了半天的力气,也只能勉强护个周全。万一有个失神,说不定它立马就扑上来,让你吃老大一个亏。

汉初的和亲,说穿了就是给这个小狗扔上点肉,暂时安抚一下,让它少过来咬两口。

可狗吃了肉,跑的更快,也更加的贪婪,还是要不断的跳上来骚扰。

所以最后还是要打,狠狠的打。

人要打狗,费的力气要比狗对人的进攻大的太多。

汉武帝出击匈奴,是将匈奴赶回了漠北,结束了和亲几十年的屈辱历史,可短短二十多年下来,也把父祖几代人积攒的财富耗费一空,以致国家困顿,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细看汉武帝当时对阵匈奴的策略,就是集结几十万的大军,分为两路或者几路,出塞北上,以大军直接寻找匈奴主力的对决。

这种作战方式,大军出动,人马耗费累千巨万,别管胜败如何,都是未伤人先伤己。光是对农耕的耽误,就足以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打的胜了,结果也不过是差强人意罢了。无论是名将卫青的数次北征,还是后来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伐,都莫不如此。很多时候,都闹成了大军耗费巨大的武装游行。

如果让太子丹采用这种战略去对付东胡,只怕没灭了东胡,燕国就要先被东胡给拖垮了一半。

人和狗耗不起,谁要是真要抡个棍子非要追着狗打死它,往往是把人累个半死,狗不过多跑几步罢了。

幸好,历史还给姬丹提供了另外一种战法。那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军神李靖的作战思路。

霍去病以八百壮士,离大军千数百里而行,以战养战,杀伤和斩获的人数却不在大部队之下。军神李靖以数千精锐,直击突厥王庭,一战而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