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李牧之明(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264 字 2019-09-28

“去年大旱,粮储不丰,各国平安无事,如今风调雨顺,秦人兴兵也是正常!”

“前些日子,燕太子丹有信来,道是今年秦赵之间必有大战,望我等早作准备,以燕丹的眼光,当时不差的。”

燕太子丹出击东胡,司马尚当然也是知道的,听说太子丹曾有信来,遂问道:“不知燕军战果如何?”

李牧微微一笑,道:“此子甚为得意,以区区两万之众,居然收服了东胡左部,如今正领军北,说要北东胡王庭大战一场。”

司马尚听了,很是惊诧,道:“燕丹竟如此托大?东胡王庭,远在千里之外,区区两万军,孤军深入,只怕不妥。”

李牧摇摇头道:“未必是托大,以某来看,此子做事,从不求快,甚有章法。”

“想我等也曾和东胡交手,东胡诸部,来去如风,败之不难,收之不易,燕丹能在两三个月,竟然收其数十万丁口,还真不知其如何做到。”

“北王庭,想必是已有定计,未必有什么凶险。只是怕拖延日久,无力南顾,一来北面苦寒,非将士们所惯,二来万一秦赵战起,难以借其力罢了。”

太子丹和李牧虽然是翁婿,但毕竟眼下是两国,对于自己的战法和骑兵的应用,并没有和李牧详细通气,只是在信中谈及,如有可能,请适当调动兵马向北,给匈奴施加些压力,别让匈奴腾出手来,去给自己捣乱,毕竟匈奴诸部也是游牧之人,要是匈奴出兵给自己抢地盘,抢人口,总是个麻烦。

李牧和司马尚,对于东胡也好,匈奴也罢,深知其征战缺点和优势,来去如风,不怕败退溃散,反正中原之军也追赶不。所以,李牧对付匈奴和东胡,都是诱敌深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打歼灭战,也曾对匈奴和东胡狂追数百里。只是,那只能起到驱逐的作用罢了。

至于像太子丹那样,以骑对骑,甚至比对方的骑兵还要精锐,同时又是在对方兵力更为分散的情况下出其不易,这两位还真是没想到。

当然,也和这两位的阅历和见识有关系,毕竟中原诸侯,即便有善骑之人,可要是和草原整天长在马背的骑士,不论是骑士还是战马总是还差了一点。哪有像太子丹那样,变态的直接把后世轻骑兵给搞了出来。不但装备好,连马匹都是按一人双马配置,比起现在的东胡和匈奴还奢侈。

所以,李牧和司马尚才会有这个担心。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时候,太子丹已经将东胡王衮尔科伦的王庭主力全部歼灭,正在进驻呼伦湖的王庭收拢东胡残部呢。

不过,太子丹的事情也就说说罢了,更令两人担心的还真就是这刚收到的情报。

李牧拿起情报又看了一边,道:“只怕秦军举兵北确有其事!”

“以某来看,这次秦军可能和匈奴有所联络,要和匈奴对我两面夹击。”

“匈奴单于甚是狡猾,又想趁机南下,又不想打硬仗,所以散步这个消息,意欲趁我军南下之际,在后面搞鬼罢了。”

司马尚对于李牧,一向是佩服的很,只要李牧说出来,司马尚觉得就绝对没错,听了这话,司马尚心里很是觉得有些压力,道:“雁门之南,地势险要,即便秦大军来攻,以我军之力也足以应之。”

“匈奴十余年不曾近边,如今也是兵强马壮,一旦南下,我军凭险固守,也是无妨。但要是两面齐来,只怕我军未免力薄。”

李牧点点头,面色却是更加的凝重,道:“纵然力薄,有我等在此,料也无妨的,只我怕的是邯郸。”

“如今庞煖已去,军中诸将素来各不相能,春平侯虽然爵高,但十年未曾执政,毕竟见识差了,威不足于服众,扈辄猛而少谋,赵葱又过于谨慎忠厚,秦军大举而来,稍有差池,轻则丢城失地。重则…唉!”

对于邯郸诸将,司马尚都是不看在眼里的,见将军为此忧心,司马尚也是愤然,道:“当初庞煖病故,大军无帅,就该让将军归去,如有将军在,秦人又有何惧?”

“偏是那等小人之辈,妄度君子之腹!”

李牧摆摆手,示意不要再说。沉思了一下,李牧道:“传令杨清砚,数日之内,调八千雁门军北,增援各边城寨。”

“代郡这里,就劳阁下率军五千北就是。”

司马尚奇道:“将军不是说秦军要大举前来?还要调兵北?”

李牧道:“虚虚实实罢了,今日调去,明日调回就是了,总不能让敌军得知详细。五日之后,各边关口城寨,一律封关,严禁庶民商旅靠近。”

“传令各郡县,一旦秋收,立刻征召丁壮,以备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