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见证奇迹【求追读求数据】(1 / 2)

 还是那句话: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成果!</p>

世界芯片发展的加速其实是从80年代开始的。</p>

在70年代的时候,华夏在芯片科技的发展上虽然落后于蜥方,但是,落后得其实并不是太多,还是可以跟得上形势的。</p>

但是,到了80年代后,情况变了。</p>

因为,蜥方对我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很多原本紧缺的商品,鹰酱对华夏敞开了大门。</p>

也从那个时候起,造不如买开始甚嚣尘上。</p>

很多重要的科研被暂停,除了大飞机,就是芯片科技了。</p>

这使得我们在芯片这一最重大的科技领域,整整蹉跎了二十多年。</p>

最后,被人卡了脖子。</p>

如今,这一块华夏科技发展史上可能是最大的短板,张志鹏要亲手将之补上了!</p>

这绝对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啊!</p>

因为精益求精的缘故,华夏第一台纳米级别的光刻机整整生产了十多天。</p>

在新年伊始的时刻,这台光刻机总算是完全组装完毕了。</p>

组装完毕,这不代表已经成功。</p>

还要测试一下,才能确定:它是否已经达到了设计的标准。</p>

张志鹏和刘朝元亲自动手操控机器开始进行实验性的生产。</p>

田洪涛等人在旁边打下手。</p>

其他人则都在无尘车间外安静地等待。</p>

制造掩膜版,在硅晶片上涂抹光刻胶,预热机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谨,不可以出丝毫的差错。……</p>

张志鹏光刻的是他自己设计的龙芯。</p>

用的是8英寸的硅晶片。</p>

两人有条不紊地操控着机器,全部试产过程进行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p>

其实光刻机对硅晶片的曝光时间是很快的,就算是多重曝光,也就需要几秒钟而已。</p>

随后,张志鹏对曝光后的硅晶片进行了检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