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官印(2 / 2)

南渡以来,名器渐滥,用人不拘出身。即便是草野之身,若是因缘际会,亦足以出任一二品大员。韦时中也得以突破正七品的限制,升任从五品的永安州知州。</p>

这韦时中看似精明强干,却安于现状,在州县干得很起劲,也很受百姓爱戴。</p>

大概,他已经看破时局,无意进取,只想保住眼下的位。</p>

丹初又问:“老兄哪里人?”</p>

“贵州黎平人。”</p>

“哦,原来是何督师的同乡。”丹初恍然大悟,或许,这韦时中正是何腾蛟提拔的人呢。</p>

明朝官员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不得在本省任职。但古时交通不便,遇到丁忧等事,往往缓不济急。为此,官员异地任职,一般到临省任职。</p>

韦时中正色说道:“韦某虽与督师是同乡,却并未受过督师的恩惠。之所以能迁任永安知州,实因考绩优异,按例升迁而已。”</p>

州官是亲民官,也是明朝基层官员。明朝自太祖起,就内重外轻,地方州县自主权小,基层政权僵滞。到后期起,地方吏治、财政更加恶化,州县失序,积重难返。</p>

丹初这次来永安州,正好可以深入了解基层弊政,思考救时之策。</p>

但凡官吏,官员皆为异地转任,耻于学习业务。真正的基层政务繁琐冗杂,都由本地吏员担任。</p>

这位韦时中既做过州县掌印官,又是吏员出身,似乎可以充任帮手。</p>

丹初点点头,问道:“那么,老兄很熟悉州县政务了?”</p>

韦时中十分得意,说道:“先考为贵州黎平县户房书办,韦某袭任书办,因精于业务,工作勤勉,考绩优异,升任黎平户房书吏。</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