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返回永安(2 / 2)

匡时汇报军务问题:“清虏进占梧州后,并未向西运动。朱旻如守昭平,可为我军屏障。童子队这边,学习情况大有改善,大部分人已经可以熟练书写五百个常用字。</p>

“老三队为我军砥柱,三个月来养精蓄锐,官兵士气很高。莫尔桢率百余团练协守州城,已有归附之意。此人是个可造之才,镇台不妨将之收入麾下。”</p>

丹初未置可否,说道:“两位辛苦了,我不在永安这么久,两位竟把军政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p>

若论辛苦,丹初率军流徙上千里,可比他们辛苦多了。</p>

何云连忙说道:“我等无尺寸之功,坐安州城,何苦可言?”</p>

众人相视一笑。</p>

回归正题,丹初说道:“几件事,必须立即落实下去。第一为募兵。兵贵精不贵多,我已经盘算好了,首先要增募三营步兵、一营守兵,皆为五百人的小营……”</p>

丹初为总兵官,麾下仅剩一队、三队、火枪队三队兵马,战兵不到四百人,想想着实寒碜,理应扩军。</p>

不过,扩军不能盲目,否则,战斗力不增反减。</p>

丹初决定,改一队为骑兵队、三队为亲兵队,与火枪队一起组成标营,由他亲任营长。除此之外,标营再增设一个教导队、一个炮兵队。</p>

成立营务处,为参谋机关,成立粮台,为后勤机关,隶属于中军,由参军俞厚基负责。中军增加一个辎重队、一个医疗队、一个修理队。</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