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平等(2 / 2)

一代宗师李贽反对程朱理学,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婚姻自由、解放妇女,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封建制度,极力鼓吹民本、平等等主张,影响深远。</p>

到了明末,天下大乱,大江南北不断爆发佃变、奴变。乡村有佃变,城市有奴变,本质上都是下层百姓追求平等的暴动。</p>

江南江西富庶之地,“每村千百人,各有渠魁,裂裳为旗,销锄为刃,皆僭号铲平王,谓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也。诸佃各袭主人衣冠,入高门,分据其宅,发仓廪散之……”</p>

各省皆有类似的民变,佃变、奴变、矿变……再加上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明朝即便没有外敌,也很难挺过内乱。</p>

清军入关前后,明朝地方秩序已经陷入空前的混乱。入关之后,清军以武力镇压民变,利用地主阶层的支持,重建了封建秩序。</p>

华夏的近代思想启蒙,孕育于明朝中后期,却被满清打断,从此陷入了长期的黑暗期。</p>

从长远看,势必要鼓吹平等,才能赢得广大普通百姓的支持,才能锻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为国家民族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p>

时下,不管是清军还是明军,下级官兵普遍没有地位。各级军官克扣军饷,动辄杀戮士卒,以逞威信。若能在军中禁绝滥杀,若能保证军饷不被大量贪污,这样的军队就是一支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军队。</p>

南明军队中堪称名将者,如李定国、李赤心、焦琏、马进忠、赵一青、马宝等,莫不深谙此道。</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