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鱼香满村(2 / 2)

那还是炼铁的时候盘炉子挖的大坑,炉子停了之后,就慢慢塌了,这个坑却渐渐淤成了一块洼地,旱田一片荒草,雨天一片水,却至今抛荒,好几亩地呢,怪可惜的。

李大河瞅着小闺女笑:“大冬月的,清渠是正常的,因为清渠挖开冻土层,下边就挖土就轻松了。洼地清成塘子可就难了,即使拾掇也要等到过完年出了正月,开了春化了冻着。”

李红岩知道自己是想当然了,于是吐吐舌头,捧起碗吃饭,不做声了。

引水的河沟里水很浅,没什么意思,但是南渠宽四米,深处能有两米多,常年不断水的,存了不少鱼。一说清渠,工分还给的特别高,小青年们就嗷嗷地抄家伙,有拿镐头、拿铁锹的,还有拿抄网、拿篓子的,一说清渠,就知道有鱼吃了,连那些干不动的老人孩子,也跟着去看热闹。

干活记工分,鱼却是队里共有的财产。

李大河也找人套了牛车,拉了队里过粮食的磅秤和杆秤过去。

南渠里的冰面啪啪砸破,好几个棒小伙儿拿着铁锹挖土筑坝,在渠里筑起一道道临时的土墙。队里的柴油机带着抽水机哗哗抽水,不到一个小时,一段几十米的河渠就抽干了,这时候,半大小子就能下来了,脚一沾水就冻得打哆嗦也顾不上了,一个个只看见泥水里挣扎的鱼了。

猫在水底过冬的鱼儿们的噩梦降临,水被抽干之后,鱼儿就失去了最大的屏障和庇护,一条条在泥窝里做着无谓的挣扎。七八岁的小子站扎实了,就能抓住两三斤的大鱼——要是有水,这么大的鱼,壮小伙儿都难抓不住呢!

岸上看热闹的老人、妇女这会儿也有了用武之地,半大小子们将鱼捉住扔到岸上,就有人捡了,分拣大小,放在不同的篓子里。

篓子满了,就抬到李大河守着的称重点,先上磅秤称总重。一段水渠的鱼清完,等候半天的壮小伙们扛着镐头、铁锨跳下去,开始清淤、挖渠。

李大河带着会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第一段清渠出的鱼,按队里的人口开始分配,今天参加清渠的壮丁、半大小子,再额外多出个两层、一层的,以资鼓励。

第一段河渠出来的鱼分到手,各家各户的妇女就先回家了,杀鱼洗鱼下锅,临近中午,小李家村家家户户都飘荡起带着醋味儿的鱼香来。

其他小队的大多只能眼馋干看着,只有大队部的几位干部,有小李家送过去的鱼吃。

林廷辉没到晌午,也高高兴兴地拎着两条鱼回了家,他这两条鱼不是小李家小队给的,是李红岩这个小徒弟孝顺的。另外,让林廷辉高兴的是,李红岩还给他说了,若是高考能过,她想报医学院,继续学医。这让林廷辉看到了小徒弟成为名医的希望,比他自己有深造的机会还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