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爹娘原谅(2 / 2)

听李红岩问,忙道:“我也不知道,你大哥招呼的,等你大哥家来,你问他吧。”

中午吃饭,李红岩就问了李新国,才知道,常新生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儿,就是过来问问李红岩报志愿的事儿,还说他考得分数不太高,没敢报太好的。再说,也不知道有什么大学,就知道个省大,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就报了地区师范专科和农业学校。后边的农业学校连大专都不是,直接是个中专学校。

李红岩听了也只有沉默的份儿,高考中断了十年,他们这一次考试又通知的比较仓促,得到通知到考试总共不足两个月时间……种种原因,这次考试根本没有任何参照物,一切都是两眼一摸瞎。就是李红岩自己,虽然成绩在县里还不错,但她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够被学校录取。

这晌午饭还没吃完呢,二姐仓仓皇皇地赶回了娘家,一进门,见了人话没说出来就哭开了:“爹……”

韩玉玲和江艾兰连忙上前搀扶,却被李红岩把大嫂挡住。大嫂都五六个月,可别磕着碰着的。

她上前叫了声二姐,然后就道:“二姐,你别哭,咱爹没事儿了!”

屋里,李大河听到动静,也出声:“红霞回来了!”

赵春芝也挑起门帘来,迎着:“这大冷的天,大远远的路,你咋也回来了?”

“娘,我听说爹病得快……我哪还管得了天冷不冷啊!”李红霞说着,眼泪又扑簌簌落下来。

李红岩扶着二姐送到东里间门口,李红霞临进门,回头瞪了妹妹一眼,低声道:“等我出来再和你算账。”

李红岩能说啥,只能等着呗。

转回头来,她才想起大姐夫的遭遇,连忙提醒大嫂二嫂出门看看,还真是,大姐夫是被丢在大门外喂骡子,二姐夫更惨些,不但要喂牲口,连一大一小两个孩子都丢给他了,正焦头烂额呢。

李红岩和两个嫂子连忙把两个孩子抱进屋,李新国招呼二妹夫,一家人都进了门。

李红岩抱着二姐家的小子,刚满周岁的小石头,这娃儿被亲娘丢下,恼的不行,皱着眉头哭的哇哇的,好几个人哄也没奏效。

赵春芝就挑帘子问:“孩子咋了?快抱进来让你爹看看。”

韩玉玲立刻推了推李红岩,李红岩抬头看向大哥、二嫂,结果,一个个都向她打眼色,让她抱孩子进去。

无奈,李红岩只能壮起胆子,抱着小石头,二姐夫则领着闺女小雨一起进了东里间。

一进门,赵春芝就伸手来接李红岩怀里的小石头,一边给小小子擦眼泪,一边拿糖拿点心给两个孩子吃。

李大河已经不躺着了,穿了衣裳依靠在炕头上,略显虚弱,但脸上带着笑。赵春芝也是一脸笑,对着她的外甥外甥女。却自始至终没搭理李红岩。当然,也没对她怎样。

爹的病好了,爹娘没打她没骂她,这样,李红岩就很知足了,虽然,心里还是有些酸酸的。

二姐夫比大姐夫活络些,进门就笑着问候,又说得了信就往这里赶,因为远,到得晚了。

赵春芝就问:“还没吃午饭吧?”

二姐夫就笑:“路上垫巴了点儿。”

“那怎么行,赶紧,让你嫂子们再生火做饭,那几个鸡蛋给俩孩子炖上。再拿条咸肉炒菜。”赵春芝一发话,李红岩连忙答应着,匆匆挑帘子出了东屋,站在门口忍不住就笑开了。

娘指使她干活儿……这算是已经原谅她了吧?!

韩玉玲和江艾兰见她出来,都凑上来。

李红岩就忍不住地笑道:“娘说给二姐他们做饭,让给孩子炖鸡蛋,再拿条咸肉做菜。”

李新国刚好把老牛安置妥当了进来,闻言又道:“拿条咸鱼做上。红霞离得远,难得来一回。”

韩玉玲爽快地答应着,又给李红岩出主意:“你进去把俩孩子带出来,叫上咱家那几个一起玩儿。”

这是想着,小孩子稀罕,但老人还在病中,太闹腾了,影响了李大河养病。

李红岩嘿嘿一笑,答应着,挑了帘子进了东屋。这回,她没有迟疑。

进去一看,石头胖小子已经不哭了,嘴里裹着一块糖使劲地咂摸呢。小雨本就乖巧,偎在二姐身边,拿着一块点心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

李红岩就先向老娘回报,又说:“娘,我带小雨和石头去那屋玩儿吧,让他们俩和卫东卫民茉茉亲近亲近。”

赵春芝瞥她一眼,应了一声:“嗯。”

轻微的一声,却让李红岩如释重负,几日来压在心底的石头一下子丢开,浑身骨头都轻了,咧着嘴包了小石头,又牵了小雨,往外走,经过门口时,向大哥李新国站小得意地一笑。

她往西里间去,和做饭的大嫂二嫂招呼:“把孩子们叫过来,让小的们认识认识,亲近亲近。”

二姐太远了,赶着牛车当天来回太累了,又难得回来一趟,赵春芝和李大河就留闺女和外孙住下。二女婿说家里还等着信儿呢,吃了午饭,就赶着牛车回去了。只留下李红霞带着小鱼、小石头住下。

当天晚上,二姐就带着两个孩子住在李红岩的炕上。

小雨小石头跟着卫东几个玩的开心,也累坏了,洗了手脚塞进被窝,李红岩一个故事都没讲完,就都睡着了。

李红霞也钻进两个孩子被窝,姊妹俩开始说话。

自然要问事情的前因后果,李红岩也没隐瞒,就把和郑玉书的相识相爱说了,又说了王秋萍提亲这些。

李红霞听完,道:“红岩啊,婚姻大事还是要听咱爹娘的,咱们毕竟是年轻,经的见的都少,没个注意,被人两句好话就糊弄了也正常。”

李红岩听得有些不解,就问:“二姐,你出嫁是哭得特别厉害……”

李红霞默然片刻,叹息道:“姓王的虽然为人不错,但对他媳妇儿你也应该知道,可不算好,听说那媳妇儿常年病怏怏的。他父亲也不能干活儿,一家子就指着他一个,再能耐又怎样,还不是刚刚吃饱……再说了,你姐夫体贴,又勤快能干,家里人也好相处,我现在过得挺好的,过去那些事儿,早就丢下了。”

李红岩默默听着,心中不是没有感慨,但也仅仅是感慨。她觉得,自己和郑玉书的感情不一样,他们为了彼此,一起努力考上了大学,将来,一定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到一起,幸福地生活。

李红霞也知道,这事儿,只能劝,不能勉强。若是用强,反而容易引起对抗之心,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何况,不管妹妹怎么说,半夜里‘掉’进冰窟窿,她还是持怀疑态度的。有了这件事,她更不敢说的太重了,以免再激的妹妹做出傻事。

姐妹俩很有默契地换了话题,聊起了李红岩考大学的事。

大姐只上了识字班,二姐李红霞则读了两年小学,认识字不少,简单的信件啥的能看个大概,也能写自己名字啥的,太深的东西就不懂了。

听着妹妹一个初中毕业生,就敢报高考,并拼命学习,考了个不错的成绩,她也觉得很激动,好像参加考试的人是她一样。

姐妹俩聊着聊着,不知谁先睡着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姐妹俩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睛红红的,都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