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想老宅子了(2 / 2)

“屋顶上哪能上人啊?瓦片儿都踩破了!”李大河才不当小队长几年啊,当年吆喝人的威势还在呢,一声吆喝,两个小青年差点儿从屋顶上滚下来。

李新国紧跟着出来,看着脸色不好的老爹,扶着他到电视机前坐下看电视,这些事儿他去管,李大河那年气得大病一场,身子骨明显不如从前,林廷辉可是叮嘱了,再不能生气了,不然说不定在厥过去就醒不了了。

李新国绕着院子转了一圈,把墙上的、树上的都撵下来,他们小队的都怕他,别的小队的小青年却有些耍赖皮不想下来的,人太多,下来看不见啊!李新国就一嗓子吼过去:“不下来是吧,来人,往树上泼水!”

立刻就有小年轻笑哈哈地提了水过来,作势要泼,树上的小青年哪里还敢再赖皮啊,这数九寒天的,兜头被泼上一瓢凉水,那和钻冰窟窿差不多了吧!想一想都冷啊!

转了一圈,李新国回来,新闻也播完了,接下来电视里开始播放足球赛。

村小学里竖了两只篮球架,破破烂烂的,一些年轻人有时候还去打会儿球。但足球这东西普及度还不够,村里根本没见过,连李新国都不知道是啥玩意儿,就看一群小人儿在一片大场子上追着一只皮球跑,看半天都不一定碰一下子的……

最开始,村里人的关注点根本不在比赛上,就看着那些黄发白皮儿、黑发黑皮儿的外国人惊讶了,还有人的头发是黄颜色的?有的是红色,哎哟,瞧瞧那个人黑的,真是跟炭头似的,比咱们村里最黑的大老黑也黑多了……

稀奇完了这个,渐渐就有人说了:“照我说,外国人的日子也过的不咋地啊,这么些大老爷们儿追着一个皮球跑,多买俩不完了吗!”

“多买什么多买,看着这么些身强力壮的大老爷们儿,正经活儿不干,玩什么皮球啊,这得多不过日子啊。不种地不干活儿的,吃啥喝啥?这些人都没老婆没孩子要养活吗?!”

后边这句豪言壮语是赵春芝说的,那真是一脸的不理解、一脸的鄙夷。

李红岩听得差点儿笑死,连忙给老娘解释,这些人的工作就是踢球,踢球也拿钱,而且,拿钱挺多呢。

“玩皮球也挣钱?比工人比当医生还挣钱?”旁边坐着的韩玉玲也惊讶了。

李红岩点点头:“这些人都是球星,他们的比赛按照输赢和进球算,赢了多少钱,进一个球多少钱,具体数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顶级球星的收入非常丰厚,一年几百万呢!”至于,欧洲国家的货币与本国货币的汇率啥的,她就没说了,说多了反而更容易糊涂。

“几百万……嘶……”

“哎娘啊,那不得把屋子里都装满了啊……”

李红岩的科普,为身边人推开了一扇窗的时候,陈家那边,王秋萍却爆发了。

她拉着二儿子一边呜呜哭一边数落,李家那闺女明摆着撵不上了,你咋就不知道醒醒神儿,还往他家跑啥呢?看二儿子垂着脑袋不吭声,任她数落的样子,王秋萍又心疼上了,转了方向开始骂老李家人不地道,又不是不知道你的心思,就是拖着你给他们家当牛做马的使唤,这是使唤傻子憨子呐。还有老李家那个闺女,二十好几了,也不说婆家也不结婚,打扮的妖妖悄悄的,勾搭这个勾搭那个的,哄得小青年晕头转向的……

“够啦!”陈东方一声低喝,立刻就让王秋萍住了嘴。

陈东方拖着他老娘回了家,把王秋萍往炕上一推,王秋萍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坐在炕沿上,又惊又气地瞪着二儿子说不出话来。

陈向阳和陈金昌爷俩刚刚把天线架起来,正在调试信号呢,见老二拖着王秋萍气咻咻进了屋,连忙追着进来。

陈向阳拉着陈东方,呵斥道:“老二,你干啥呢?她是咱娘!”

“我认得她是咱娘。她是亲娘,她想骂我就骂,想打也行,可她不该又发疯,在大街上骂李家,骂红岩……她做出那等事儿,人家都大仁大义地抬手放过了,还接纳咱们搬到这边来盖屋安家。她倒好,还不知悔改,居然还用那么肮脏的话骂人家……你是不是觉得,人家放过了你,就是软和好欺负啊?你也不看看,我爹为了给你打扫,给人家低三下四地赔情道歉,就差当众跪下给人磕头了……”

王秋萍缓过一些来,仍旧有些不服,嘟哝着反驳道:“我难道说错了,明明他们家闺女不肯跟你,却还拉着你们爷仨使唤,他们才是黑了心……”

“你听听,你们听听!”陈东方都懒得和她计较了,丢下一句话,回头走进自己房间,将有限的行李收拾一下,骑上车子当夜回了县城,连晚饭都没吃。

本来喜气迎面的陈金昌、陈向阳父子,也是面沉如水。

王秋萍追着二儿子喊了几句,没能把二儿子喊住,再对上这爷俩怒气冲冲的目光,撇了撇嘴,趴在炕上呜呜哭开了。

陈金昌好像一瞬间老了十岁,一脸灰败地,佝偻着身子吧嗒吧嗒抽了几袋旱烟,然后,一咬牙道:“你也别哭了,既然你看不惯老李家,那收拾收拾东西,明儿一早,我就陪着你回老宅子里去吧。省得,你天天在这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气闷。”

“当家的!”王秋萍惊呆了。

虽说她厌弃老李家,但在新房子里住惯了,哪里还愿意回老宅里去……再说了,大过年的,这边房子都收拾妥当了,那边的房子一年多没住了,估计灰都老厚了……咋住人啊!

但陈金昌显然是下了决心,就不容易质疑,更不容更改的。

他根本不听王秋萍说话,磕了磕烟袋锅子,抬脚走出去,吩咐大儿子帮忙收拾东西,他们老两个搬回老宅子去住。

陈向阳张张嘴,到底不忍:“爹,那边的屋子一年多没住,房顶啥的都没检修,怕是漏风漏雨的,哪里就要搬回去了……李叔他们又不知道……”

他的意思是,老娘犯糊涂,李家又不知道,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地搬回去,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当儿子的招不得爹娘呐。

陈金昌不容置疑地抬抬手:“我想好了,就这么办吧。”

他算是对老婆子死了心了,这个糊涂蛋怎么也明白不过来了,与其在这里和李家比邻而居,说不定哪天她一番糊涂,又做出啥事儿,那就不可收拾了。还不如趁早搬回去,离得远一点儿,两家子至少还能保持表面上的和谐。

老大的买卖可是人家小闺女给出的主意;老二的买卖也脱不开李家孩子们的全力合作,以后,俩孩子的日子想越来越好,李家兄弟姊妹可都是得力的伙伴,可不能让老婆子犯糊涂给搅和了。

陈向阳了解老爹的脾气,说一不二惯了,拿定主意的事儿不容人反驳的。于是,只能跟着老爹一起,拉了辆地排车来,把行李家什儿收拾着装车。

前一天晚上,老李家看电视的人多,一直看到电视里没了节目,簌簌地下雪花了才不舍不愿地散了。老李家众人跟着熬到大半夜,早上起得就有点儿晚。

李大河是几十年的老习惯,又上了年纪,倒是照旧天蒙蒙亮就起,背了个粪筐出去遛弯儿,顺道捡粪,天色昏暗未亮的,却意外碰见了陈向阳陈金昌爷俩儿拖着地排车往东屋子去。

他好奇问了一声,陈金昌脸色挺尴尬,干巴巴地笑着说还是愿意回去住老房子,那边也通了电了,搬回去住也行了。

李大河当时想到的,就是陈家大儿媳妇要从县里回来过年了,陈队长这是怕他家的糊涂老婆子和儿媳妇儿闹出矛盾来不好看?

因为,陈向阳娶得是他们李家的闺女,李大河就觉得不得劲儿,这样子,好像是老家里教的闺女不孝公婆一样啊。

他朝着陈向阳就训上了:“向阳啊,你们夫妻俩是咋回事儿?前儿我还和庄老们说你们小夫妻俩懂事儿,盖了新房子知道把老的接过来一起住。这咋就糊涂上了?你也不看看,这眼瞅着就过年了,让你爹你娘住到老宅子里,你们小两口住着新宅子大瓦房,不觉得亏心嘛?!”

“叔,不是我,红芝也是个好的,从结了婚,都没跟我娘红过脸儿……”陈向阳也是一肚子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