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十九章封驳缴诏(2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0 字 2020-06-25

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照他这样,当兵都逃兵役。纳税都偷税漏税,国家还如何维持?

杨朱之学的思想是“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

儒家认为,人类社会有别于禽兽,就是人有国家,有社会。人有为国服务的义务和责任,杨子却认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照他这样,当兵都逃兵役。纳税都偷税漏税,国家还如何维持?

儒家认为人类区别禽兽,因为人能感恩,孝顺父母。

墨子兼爱,不分亲疏。对别人父母和对自己父母一样。那自己父母岂不是白养了一个儿子?

孟子便认为杨子墨子的主张,就会使得人与禽兽没区别:“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但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罢了,在孟子眼中禽兽不如的事情,在后世人的眼中却极为正常。

虽然墨家已经消失,虽然杨朱之学已经泯灭,但谁知道新出的学说会不会与儒学向违背,不同的地方又该如何去处理?

在朝臣们看来,不是不支持诸子百家的复兴,也不是要扼杀眼下良好积极的学术氛围,而是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好之后,再推行罢黜儒家独尊的地位。

但问题是朝臣们的想法太过简单和顽固,若是不推行百家争鸣之策,如何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若是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期望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再推行政策,那要熬到什么时候?

人的推算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问题一厢情愿的推算出来。

事实上朝臣们的心中还是颇为担心的,担心对儒家的冲击会造成谁会的动荡,会发生不可预知的风险。

没有什么比国家稳定更为重要的,为此他们甚至愿意放弃新的尝试,继续延续着儒家的思想在大宋站住统治地位。

也就是说宁愿放弃未来的美好,也要守护住眼下的繁荣,这就是根本所在。

这其中或许会牵扯到利益的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人心中对眼下盛世的不舍,不愿冒一丝风险去改变它。

不能说是懦弱,无论是哪个反对的官员都能拍着胸脯的说这是在为了大宋眼下的治世,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

这种大义上无懈可击的理由让欧阳修很苦恼,而赵祯却不以为意,他让欧阳修看到了一些原本他不该看到的事情。

自己支持欧阳修对文化的改革,但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

醉翁还是出现了,虽然他没有被贬斥到滁州,神都城中也没有醉翁亭,但他依旧成为醉翁。

还是在皇帝的面前,赵祯私访欧阳修在神都城中的家时,这位文学改革的先锋“斗士”正在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