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优越的科举制度(1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0 字 2020-11-03

 图格鲁克当然知道大宋的优势在哪里,无论怎么分析科举制度都是一项较为完整,公平,稳定社会矛盾的制度,这会给一个国家带来最重要的东西,人才。

随着国家越来越稳定,随着执政时间越来越长,图格鲁克早已发现了人才的重要性,看到宋帝国的科举制度,就如同看到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图格鲁克羡慕且嫉妒大宋所拥有的这一制度,但他不知道大宋的科举制度之所以如此完善也并非一蹴而就。

这是不断发展而来的,是汉家王朝一代又一代人在动荡与毁灭中追寻出的“真理”。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尤其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这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汉家王朝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图格鲁克是一位求知欲很强的君王,这一点对于赵祯来说好也不好,他希望赵祯详细的告诉他大宋的科举制度是如何形成与改善的。

赵祯并没有拒绝,而是在阿母城主府的宴会厅与图格鲁克进行深度的交流。

科举放榜后为学子们举行的庆祝的宴会,在唐代、五代、宋初称为闻喜宴,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开始改为在琼林苑举办,因此这场宴会又被称为是“琼林宴”。

这是一种象征意义极大的宣传形式,在大宋已经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大宋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起初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甚至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诸科。

但赵祯不会告诉图格鲁克,在他执政后,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宋初大幅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平均每年达四百五十余人。唐朝总共取进士总数才六千多人。宋仁宗对进士名额做了限制,规定每科不超过四百人。按三年一科算,平均每年仍达一百三十多人。宋朝平均每年取进士数是唐朝每年取进士数的十几倍。

这显然是不行的,冗官的现象就此产生,相比多余的官员,大宋无法提供如此多的职位,且高薪的制度下,大宋每年耗费的钱财数以万巨之多。

于是赵祯便变革了科举,大幅减少进士科的录取人数,增加了其他诸科的录取人数,同时还在增加全新的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