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该动手了(1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3454 字 2019-10-03

 时间在一点点的消耗着天竺难民的希望和生命,不知为何,越来越多的天竺难民向大宋涌来,并且数量与日俱增,仿佛大宋能无偿救援他们一样。

这就是曾经施舍他们的下场,相反天竺的高种姓从未把这些难民当作一回事,于是乎对于现在的天竺人来说,大宋是唯一可能救援他们的人。

在天竺境内他们已经彻底失望,天竺的高种姓们只在乎利益而根本就不会管他们的死活,甚至开始限制他们前往大宋,离开已经颗粒无有的家园。

这事实上就是在便向的在屠杀难民,于是乎越不让他们去的地方,他们越要去。

面对这种情况,天竺的高等姓非但不担心,甚至有些喜闻乐见,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这些难民显然是天竺的巨大拖累,粮食就是财富,为什么要把财富分给这些低贱之人?

他们去大宋才好,不光要去,还要成为大宋的负担,成为大宋的累赘,这样反而能让天竺松一口气的同时,还能消耗大宋的国力。

只要大宋不找借口向天竺出兵,怎么样都行,当然在天竺人看来,大宋却是没有理由对天竺用兵,自己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并且出兵阻拦,但这些难民的数量太大,拦不住而已。

另一边,大宋的边墙几乎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苏轼急的团团转…………天竺难民的数量实在太多,他们不光冲击边墙,挖掘地道,更是缺衣少粮,苏轼不是同情他们而是担心产生大规模的瘟疫。

瘟疫一旦爆发,几十万的天竺难民很可能都会染病,并且传染给大宋的将士,同时也让大宋背负起一个见死不救的污名。

瘟疫和饥荒不同,饥荒的死亡不会那么迅速,也不会有多大的蔓延,惨烈程度更是远远比不上瘟疫的爆发,但瘟疫却会和饥荒同时爆发。

眼下这情况就颇为复杂,大宋的边墙是在云南路和天竺的鹏珈罗之间修建的,但两地之间的地形颇为复杂,边墙只能阻挡大规模的用兵和人潮,但对于小股或是个人的翻越却有心无力。

而且有些陡峭的山崖,蜿蜒的河流也不方便修建边墙,只能靠腾冲军去巡逻,但巡逻总会有空档。

已经有不少天竺人趁乱进入大宋,或是在此之前滞留在大宋境内,单单是依靠腾冲府的差役抓捕根本就抓不完,何况边墙外面还有更多数量庞大的难民。

苏轼焦急万分的时候,对面的吴万全重重的砸了一下桌子:“转运使,眼下这状况有些乱了,官家的旨意很清楚徘徊于边墙之外者,可以腾冲军冲杀驱散,难道还不动手吗?”

苏轼摇了摇头:“昨夜接到官家密诏,非万不得已不得对难民下手,让我临时专断!”

“临时专断?那还等什么?眼下边墙外天竺难民以近四十余万人,若是齐心扑墙后果不堪设想,将士们早已按耐不住,昨夜已经有十来支三弓床子弩射出!”

苏轼转头望向吴万全:“吴铁胆!你什么怎么约束麾下的?没有军令如何敢擅自射弩?还是三弓床子弩!”

吴万全翻了个白眼:“人都摸到了边墙边上,有些越过了木墙,我腾冲军为放边患,自然射弩……”

苏轼摇了摇头,这是睁眼说瞎话,三弓床子弩射程极远,可达千步,对付近在咫尺的天竺难民,根本就是杀鸡用牛刀,若是说几发弩箭倒是让人相信,上来就说是来发床弩,鬼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