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朕还不如你?(2 / 2)

其他人都吃惊一下,想娶多少女人,还跟立功和军职挂钩,这功名之心也太重了,无怪乎,在刚来秦国时,韩信就口口声声想做上将军。</p>

在韩信看来,要是不立下大功、不能实现抱负,再多女人也没意思。</p>

要等军功大了,军职提高了,才会有这个心思。</p>

在男少女多的这年代,就算最普通的庄稼人都能娶到媳妇。</p>

韩信以前在楚营时任执戟郎中,俸禄相当于百将,娶妻那是轻而易举,他却没心思成家,一直拖成“骨灰级光棍”。</p>

子婴道:“有志气!”</p>

随即举起酒爵道:“朕敬你一爵!”</p>

两人共饮一爵。</p>

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种狂妄,同桌还有许多武将在场,韩信是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摆明了说我的能力比你们强。</p>

旁边的司马汇及时提笔记录下来:帝问韩信娶妻妾、子嗣数量,信曰:若为大将军,娶妻妾五人。</p>

皇帝和韩信再一爵酒下肚后,骆甲五指并拢指了一下王元。</p>

“王元将军能征善战,有王翦将军之风,说不准,日后的大将军会是王元将军。”</p>

骆甲有些看不惯韩信的狂妄,故意这么说。</p>

他自问没做大将军的能力,要是能做上“四安”、“四平”将军,已经心满意足了。</p>

高进接口道:“自从王离将军为国捐躯后,上将军之位一直空缺,日后谁能做大将军,还不好说。”</p>

韩信听后有些不爽,不过,也并不记恨两人,他要凭自身能力当上大将军,让大家心服口服。</p>

王元打圆场道:“诸位皆是为陛下效力,若有人能凭军功当上大将军,我为他高兴,为陛下有这样的人才高兴。”</p>

子婴接口道:“只要是为大秦效力,无论是谁立功,朕都高兴!诸位卿家只要有立功,朕定会论功行赏。朕不怕要多给赏赐,只怕无人有足够功绩获得赏赐。为了大秦将来!为了诸位卿家前程,干了!”</p>

子婴举起酒爵,众人皆举起酒爵,一饮而尽。</p>

喝下几杯酒后,子婴起身,逐一给旁边几个桌席的武将们敬酒,还说些勉励之言。</p>

皇帝竟然亲自过来敬酒了,武将们受宠若惊,皇帝能如此重视、尊重自己,武将们都觉得大业皇帝好皇帝、是明君。</p>

太史令又再在本子上记录下来。</p>

在军候吕马童这边,跟部下的十个百将、两个五百主共一桌。</p>

刚开始时,大家为了胜利,共饮一爵。</p>

随后,有五百主提议,吕军候即将升爵升军职了,大家一同敬他一爵。</p>

接着,五百主道:“这次每位百将皆有立功,皆大欢喜。吕军候,日后要多争取出战机会,卑职和诸位百将能否再立军功,要多多仰仗吕军候了!不…是吕都尉!”</p>

</p>

他的话,既是真实现象,上级要有出战机会,部下们才有机会立功。同时,又带有恭维成份。</p>

按照军功来估计,吕马童升为都尉是没问题的。</p>

立下了大军功,又被部下恭维,吕马童高高兴兴的,拍拍胸脯道:“好说好说!只要我过得好,绝不会亏待弟兄们!来!干了!”</p>

吕马童举起酒爵,部下们同样举起酒爵干了。</p>

“咳!”</p>

赵军候只喝了小半爵,咳嗽起来。</p>

大家都知道,在场众人,以他的酒量最差。</p>

赵军候一副苦瓜脸,向吕马童“哀求”道:“能不能不喝完?”</p>

吕马童斩钉截铁道:“不行!大好日子岂能不喝酒!快干了!”</p>

赵军候只得“痛苦地”把一爵喝完,又再咳了几下。</p>

在其他桌席上,官兵们同样边吃边喝边聊,气氛热烈。</p>

谈论的各种话题都有,有些谈论谁的媳妇更漂亮,跟媳妇时如何如何。</p>

官兵当中,喜欢喝酒和不喜欢喝酒的、酒量差和酒量好的都有,有些人被喝得当场就趴下了。</p>

这次庆功宴,官兵们都很尽兴。</p>

庆功宴结束后,大家都回去休息。</p>

大片草地上,剩饭剩菜垃圾众多,有上千士兵在清理现场。</p>

这些士兵,都是未参与作战的。</p>

士兵们平常只是偶尔能吃上肉,现场的残羹剩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美味佳肴,有些士兵现场就大吃起来,还吃得津津有味。</p>

就算最后剩下的残羹剩菜,也不会被浪费,会被集中装起来运走,用于喂猪。</p>

大业三年,公元前201年,八月二十五。</p>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八月下旬的天气不热不冷。</p>

这里是昨天庆功宴的地方,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p>

今天是更为喜庆的日子,是大秦将士们最为渴望的日子。</p>

在今天,会公开宣布各人军功情况,正式封爵、升职。</p>

官兵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拼杀,为的就是今天。</p>

正是因为有军功爵,让秦军成为虎狼之师。</p>

超过十万秦兵,骑兵、弓弩兵、矛兵、戟兵、铍兵等军种,以曲、部为基准整齐排列。</p>

嬴子婴登上点将台,放眼望去,人海无边无际,一个又一个整齐的队列仿佛看不到尽头,旌旗飘扬,在风中猎猎作响。</p>

今天,皇帝一身戎装,穿上特制的铠甲,腰插佩剑,身披红色披风,威风凛凛地站在点将台。</p>

下面的将士们皆注视着皇帝,他们眼中的皇帝陛下,满身英武之气,让人不可逼视,陈平、邹离两人环列两侧。</p>

在点将台上,还有多名郎官捧着托盘,托盘上有本子和身份证明之物。</p>

嬴子婴朗声道:“将士们,大秦军功爵,让你们都有立功机会,让你们为军功奋勇拼杀。赵、韩、齐、楚、匈奴五国攻秦,历时一年有余的战争,将士们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p>

随即,邹离从郎官的托盘上拿起一个本子,大声朗读起来。</p>

“五国攻秦之战,历时一年有余,共杀敌538999人,逼降敌军81255人,我秦军共阵亡102932人。”</p>

这是很令人振奋的数字,比长平之战杀敌四十五万更多,是秦国立国以来,在一次大战争中消灭敌军人数之最。</p>

秦国对统计数据十分严谨,关于人的数据力求一个不差。</p>

“其中,王元军团野战杀敌99068人,俘获降兵43055人,阵亡14990人。可计算军功杀敌数量84078人,降兵43055人。”</p>

“韩信军团,野战杀敌148754人,阵亡39918人。两者相抵,以杀敌108836人计入军功。”</p>

“守卫武关,守城作战杀楚兵165190人,战死29510人。两者相抵,杀敌135680人计入军功。”</p>

“函谷关守城作战,杀敌50153人,战死8064人。两者相抵,杀敌42089人计入军功。”</p>

“赵佗率军出战,野战杀敌38735人,降兵38200人,战死7615人,两者相抵,杀敌31120人,降兵38200人计入军功。”</p>

“守卫长城杀敌8542人,战死1028人;李兆率军出征,杀敌28557人,战死1807人。两者相抵,杀敌34264人计入军功。”</p>

邹离的嗓门比较大,声音洪亮,离点将台比较近的人,都能听清楚。</p>

随后,邹离翻动本子页面,继续念道:“军功最大者为扬威将军王元。爵位由‘官大夫’升为‘左庶长’,军职升为平东将军,秩俸升为四千石。”</p>

随即,王元走上点将台。</p>

野战杀敌众多,并且还俘获降兵,爵位连升四级,王元很兴奋,但并未显得过于激动。</p>

王元走到皇帝跟前,单膝跪下。</p>

一名捧着托盘的郎官,走到皇帝面前。</p>

嬴子婴接过托盘,递给王元,王元恭敬接过。</p>

托盘上放着的,是爵位、军职的证明之物。</p>

王元站起来,走下点将台。</p>

邹离朗声道:“军功第二者为广武将军韩信。爵位由‘大夫’升为‘五大夫’,军职升为平南将军,秩俸中二千石。”</p>

话音落下,韩信迈着大步,登上点将台。</p>

此时此刻,爵位同样连升四级的韩信无比激动,眼睛都湿润了。</p>

在皇帝面前,韩信单膝跪下,嬴子婴把托盘给韩信。</p>

韩信下去后,邹离继续道:“军功第三者为赵佗,爵位由‘公乘’升为‘左庶长’,军职升为镇北将军。”</p>

赵佗目前在函谷关,在这里公布一次后,还会派人去到函谷关,给赵佗正式封爵升职,把爵位、军职之物给他。</p>

“威远将军苏忠,爵位由‘大夫’升为‘公大夫’,军职升为广武将军。”</p>

“广威将军程开,爵位由‘官大夫’升为‘公大夫’,军职升为轻车将军。”</p>

项羽攻武关,十六万楚兵死在武关城下。</p>

先是由苏忠作为主将守卫武关,后面才有程开赶来,苏忠军功高于程开,但却远远不如赵佗。</p>

军功标准,不是完全只看杀敌数量,还要看什么情况下杀敌,不同情况下的盈论标准是不一样的。</p>

原本军功爵中规定,将军军功的盈论标准,攻城战要斩首八千以上,野战斩首二千以上。</p>

目前秦国延用军功爵,只是在近几年来进行过小幅度改动,改得更为合理。</p>

在守城时,守城方占据了很大优势,凭借城池和守城器械杀敌,远远比野战杀敌容易,并且野战自身伤亡概率会更大。</p>

根据改动后的军功爵规定,守城战杀敌三人,军功相当于野战杀敌一人。</p>

而最新规定,俘虏或逼降敌兵的军功,两名士兵相当于野战杀敌三人。</p>

凡是军职升为都尉级别的,都会在场公开念出来,由皇帝亲自授予爵位。</p>

邹离再继续念着封爵升职人员。</p>

其中:</p>

平寇将军李兆,爵位由“公乘”升为“五大夫”,军职升为安北将军。</p>

武卫将军李必,爵位升为“公乘”,军职升为安远将军;</p>

长水校尉辛韦爵位升为“公大夫”,军职升为广威将军;</p>

都尉范目爵位升为“公大夫”,军职升为虎牙将军;</p>

骆甲爵位升为“公大夫”,军职升为辅国将军;</p>

曹斌爵位升为“公大夫”,军职升为奋武将军;</p>

军候王威,爵位升为“官大夫”,军职升为长水校尉;</p>

军候吕马童爵位升为“官大夫”,军职升为奋勇校尉;</p>

杨喜爵位升为“官大夫”,军职升为骠姚校尉。</p>

王翳、杨武等人升为都尉。</p>

花了小半天时间,军功宣读,封爵、升职都进行完毕。</p>

在解散之前,全军集体高唱秦军军歌。</p>

军职升为军候以及以下的,下午在各部、曲中各自宣布。</p>

王翳下辖的屯长秦勇,被破格提拔升为五百主。</p>

许多行伍获得爵位,许多一级、二级爵位的,获得了升爵。</p>

今天的嬴子婴,心情没有兴奋,他看过军功和升爵名单,实在太多了。</p>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经此一役,府库开支会大幅度增加,自身战死超过十万人,还有些人残疾,粮食产量、赋税收入又减少了。</p>

不过,用这些代价换来巨大胜利,是非常值得的。</p>

下个月是秋收时节,子婴跟尉缭、陈平商议过,归来的大军休息几天后,会让部分士卒回家,尽量不耽误秋收。</p>

三天后,子婴启程返回咸阳。</p>

主要武将们,还有数万大军,同样跟着返回都城。</p>

秦军的杀敌数量,主要将军封爵升职事宜,很快传遍了整个秦国。</p>

大大振奋了秦国的民心、军心,如此强大的秦国,百姓们为之自豪。</p>

每个官兵在家乡都会有档案,爵位、军职有变动后,会派人通知家乡的衙门,更改最新的资料。</p>

凡是爵位、军职有变动的人,在家乡所在的乡衙,都会张榜公布。</p>

九月初八这天,銮驾抵达咸阳。</p>

咸阳西城门外,尉缭率领百官迎接。</p>

“臣率文武百官,欢迎皇帝陛下归来!”</p>

众臣齐齐跪拜。</p>

获得这次大胜利,嬴子婴的威望达到了新高度。</p>

“众卿平身!”</p>

臣子们起来后,子婴走到尉缭跟前,亲切道:“这一年多来,丞相镇守都城,为国事操劳,辛苦了!”</p>

尉缭道:“臣身为大秦丞相,职责所在,为陛下万死不辞!”</p>

此时的尉缭,头发大部分都花白了,更显得苍老。</p>

子婴还看到,尉缭的牙齿更少了。</p>

如此年迈,还为国事操劳,真是忠诚的能臣,子婴感慨了一下。</p>

子婴进入咸阳,来到咸阳宫后宫。</p>

四岁的女儿赢梦,已经很懂得礼仪了。</p>

“儿臣拜见父皇!”</p>

子婴开心地把她抱起,笑着对王思道:“皇后调教得很好啊!”</p>

王思道:“陛下在陇山日久,臣妾和妹妹,还有孩儿都们甚是挂念。”</p>

冯幽兰道:“我和姐姐都盼着尽快打败敌军,好让陛下早日归来。这不,秦军获得大胜利,陛下凯旋归来了!”</p>

王思亲自下厨做饭,一家人过了半天幸福的小日子。</p>

翌日,麒麟殿上,这里摆下筵席,再次举行庆功宴。</p>

上次在陇山,是军中的庆功宴。</p>

这次,是皇帝和朝臣一起庆祝。</p>

在皇帝回到咸阳前,赵佗、李兆、程开同样回到了咸阳,跟陇西作战的主要武将们一起参与庆功宴。</p>

麒麟殿上,众臣心情都很好,一片喜庆气氛。</p>

子婴首先道:“五国攻秦之战,我军杀敌五十余万,实乃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挫败了敌国灭秦企图,朕与众官吏同乐,与大秦子民同乐!”</p>

这次历时一年多的大战,秦国档案中称为“五国攻秦之战”。</p>

在今天,不仅仅是在麒麟殿,在咸阳各衙门,以及个郡县衙门,同样是在今天举行庆功宴。</p>

还在陇山的时候,嬴子婴就派人通知下去了。</p>

在共饮一爵酒后,宫廷乐师吹奏起音乐,宫女们在跳着舞蹈。</p>

众臣边吃喝边欣赏着。</p>

今天是庆功宴,明天再谈国事。</p>

子婴在欣赏舞蹈的同时,留意着众臣。</p>

尉缭的牙齿没几颗了,基本上失去了咀嚼能力,食物要在嘴里慢慢磨,看着真不是滋味。</p>

子婴又发现,赵佗老是盯着一个跳舞的宫女看。</p>

这个宫女,舞跳得不错,颜值也还算可以。</p>

至于韩信,他似乎对音乐、宫女、舞蹈、美食、美酒都没有兴趣,还若有所思。</p>

王元脸色平静,兴致勃勃地欣赏舞蹈,时而再喝点酒,吃点食物,偶尔会跟旁边的人低声交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