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鄂军西进(求票,求订阅!)(2 / 2)

鄂军与湘军乃是友军。曾国藩之前就相邀鄂军一起进攻淮海军,这个事情,岳州知府自然是知道的。为此,他亲自带人到城门外去接待这批鄂军。</p>

可是就在城门口,这批友军突然发难,控制了岳州府的官员,抢占了城门。</p>

并以岳州官员威胁,逼降了城内的守军。</p>

过了几炷香的时间,岳州的百姓见到大江之上冒起了一道道烟柱。一个巨大的船队在六艘炮艇的打头下,来到了湖边。</p>

岳州的官员经过刚才的惊吓,现在又见到鄂军要将自己移交给了另外一支军队。现在脑子里剩下的全是惊讶了。</p>

别人不认识,岳州知府是知道的,这些穿花绿军装的是淮海军。湖南此时还不知道淮海军正式扯旗造反的事情。</p>

彭玉麟没有废话,从船队上放下了一个淮海军民兵团接管了岳州府城。这个团的鄂军接下来继续攻占岳州府底下的各个县。</p>

彭玉麟则带着船队向南边的洞庭湖前进,这才有了之前的那一幕,彭玉麟在船头看着洞庭的美丽风景,回想自己过去的时光。</p>

彭玉麟南下,左季高也从武昌出发,鄂军的四个师已经在之前转到到了湖北宜昌府的巴东县,这里是湖北和四川之间的门户。</p>

四川是满清治下的大省。这里既有产粮重地成都平原,也有川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还有川西的高原。</p>

复兴军无论是准备控制西南的高原省,还是北上甘肃、陕西都最好是通过四川。</p>

而且四川这个地方利于防守,现在他们对湖北还没有防备,还有快速打进去的可能。</p>

一旦他们有所防备了,复兴军再想去攻占四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撬开四川的门户就是一件难事。</p>

左季高将第一个目标定为四川,除了上面战术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骆秉章。</p>

骆秉章此人也算是朝廷官员中的异类。因为他是少有的清官。</p>

骆秉章在京师做了16年朝官,最显赫、最荣耀的职位就是做过道光皇帝的侍讲学士,在朝野有帝师之尊,从而蜚声士林,享有极高的人望,因此咸丰皇帝和后来的同治皇帝对这位先帝之师也尊敬有加。</p>

在京期间,骆秉章不仅以学识见长,更以清廉著称。也因为清正廉明,他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数起数落。</p>

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帝命骆秉章出任湖南,任湖南巡抚。</p>

不到一年就因为没有满足赛尚阿的军需要求而被弹劾去职。没过多久又担任湖北巡抚,张亮基担任湖南巡抚。</p>

时间不长,朝廷又将两人条换。</p>

正是那个时候,左季高跟着张亮基去了湖北,开启了自己的湖北军阀之路。</p>

骆秉章则利用这连年安定的时间,一边编练湘军与江西的太平军对抗,一边在湖南休养生息、发展民生。</p>

积极与那时的淮海军发展贸易。不是他喜欢淮海军,而是同淮海军做生意,能够将湖南产的茶叶、猪鬃甚至粮食等产品输出出去,增加湖南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p>

在整个南方只有淮海军掌握着商路,无论是长江上的水路还是山路。</p>

要么跟淮海军合作,大家一起赚钱,要么就敌视淮海军,东西烂在手上卖不出去。</p>

骆秉章主政一方,爱民如子,他显然是将百姓摆到了朝廷之上了。</p>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朝廷准备要收拾淮海军的时候,骆秉章被调离湖南。换上了对淮海军相对强硬的曾国藩。</p>

自从咸丰四年,骆秉章调到四川担任总督之后,他秉持着自己一向的主政作风。</p>

将精力全部都放在改善民生之上。</p>

四川躲在偏远的后方。四周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p>

所以当各省都在编练新军的时候,四川依旧没有什么动作。</p>

骆秉章非常清楚淮海军早晚要与朝廷对抗。</p>

但是对于淮海军,骆秉章没有那么强的恶感。</p>

因为淮海军也非常注重发展民生,这和骆秉章的主政理念非常的相近。</p>

不过骆秉章受到身上的声名拖累,是不可能跟淮海军站到一起的。</p>

到了四川之后,骆秉章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惩治贪官污吏。</p>

本来骆秉章初来乍到,想要惩治贪官是一件难事。</p>

但是他这几年在湖南编练湘军也有一些心腹。离开湖南的时候,他带走了三营湘军作为自己的督标营。</p>

这就是他进入四川之后的底气。</p>

手上有了武力,他才能从从容地政治贪官。</p>

另外一件事就是,推动土司的归化,清朝延续明朝的政策,不断地推进改土归流。</p>

骆秉章比较认同从文化和经济上推进改土归流。</p>

推动一些靠近土司地界的集镇发展,让山中居民出山交易更加方便。</p>

再有一个就是设立学堂,挑选土司子弟进入学堂学习,规定土司的继承人,必须要参加学堂的学习。</p>

这些办法都是前人用过的,但是却又都非常的有效。</p>

只是很多满清的官员懒政,根本就不愿意花功夫去做而已。</p>

对于骆秉章,左季高是想争取一下的,同为汉人,左季高不愿见这样一位大才陨落。</p>

彭玉麟离开后一天,二月二十七日,左季高带着剩下的两个师鄂军子弟,以及五万从湖北招募的民兵,乘船浩浩荡荡地逆流而上。</p>

左季高手下算是湖北子弟。大军远征,同出一地能够增强士兵之间的凝聚力。</p>

因为有蒸汽拖船的拖拽,行船的速度比使用风帆要快得多。</p>

武昌到巴东五百多公里的距离,西路军走了两天两夜就到了。</p>

二月二十九日,西路军全部到达了巴东,这里变成了一座大兵站。</p>

现在左季高的手下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可谓是万事具备。</p>

这么多的兵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带进去。</p>

左季高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打到重庆府,途中有夔州府、忠州。</p>

这一段的长江两岸地势险要,正因如此,城池多是建在长江之畔。</p>

所以左季高只要一路乘船占领两岸城池即可。</p>

如此,炮艇上的火炮还可以作为支援火力。</p>

他现在兵力充足,可以一路占领过去。</p>

主力军队可以轮番上阵,不用担心士卒疲惫。</p>

而且复兴军完全掌握了长江之上的控制权,也无需担心后勤断绝。只要长江中下游的复兴军大本营不出问题,西路军就可以一路打下去。</p>

PS:扒地图扒得眼花!读者老爷们,这场战争要打多久呢?大家有什么建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