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觊窥龙潭四妖鹤 大展神威八隻夺(2 / 2)

兰若蝉声 扫叶僧 0 字 2021-07-11

元太兴对眼前的四位对手也是非常熟悉,自然不会天真地以为仅凭这碎桶一击就能留下其中任意一人。

他这一手无差别攻击,只是为了造势,逼迫对方做出防御动作。

而他的身形也在此时如闪电般发动,他的背部佝偻,冲出的一刻仿佛贴地而行,那身姿便如猎豹扑食一般,猛冲了出去,

目标正是方才被他一桶伤到的贺赖豆叱斤。

他对自己刚才的一击自是了然,这豆叱斤的膝下软骨此时必然已有些损伤,行动不能如前般灵敏。

如果想在四人中留下一个,他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但是阴山四鹤一直统一行动,彼此之间早有默(www.19mh.com)契。

贺拔度拔在避让时便已选择了能够援护贺赖豆叱斤的方向,只见他敏捷地避开了几片碎屑,对着贺赖一脚飞了出去。

贺赖豆叱斤也是勉强让过了几道劲风,见贺拔一脚踹出,忙用臀迎了上去。

只听嘭地一声,贺赖巧妙地运用了最柔软的部位吸收了全部力道,然后借势飞掠出战圈。

元太兴手中抓过一截断木,瞬间迸发出磅礴剑意,劲风涌处,正是因那一脚略受阻滞的贺拔度拔。

后者亦非庸手,踢出去的那只脚直接一踏地面,身子横翻而起,借势拔出腰间短刀,借着翻滚之力将光弧舞得风雨不透,紧护周身。

哪知元太兴居然意不在此,忽然转身将那截断木脱手掷出。

那不规则的碎裂面与空气剧烈摩擦发出尖锐的厉啸,刺得人耳膜生疼。

贺兰初真见那一道乌光是向自己射来,一声冷哼,随手扯下一截衣袖,甩作匹练,兜住那道劲风,轻轻巧巧地化解开去。

贺若统此时已翻上了山墙,回首望向场间,忽然发出一声惊呼,

又急忙跃回场中,向对面墙头掠去。

原来元太兴前面那一套动作统统都是在掩人耳目,从头到尾他就没觉得用那一地木碎便能放倒四鹤这样的高手。

他将贺兰,贺拔缓了一缓,又放贺若自反方向逃走,最后仍是把杀招留给了贺赖。

此时贺赖正在攀爬山墙,他的小腿仍然有些胀痛,用力自然无法圆转,

胯下中了一脚,虽说是有意为之,但终究还是有些生疼。

因此在蹬上墙头的那一刻便有些乏力,略微迟滞了一下。

便就是这片刻功夫,一道寒光直掠,暴射贺赖背门。

贺若统转头望见这一幕,忙拼死来救。

关于元太兴的传说实在太多,但最神奇的,一定便是他的杀手“八隻夺”。

夺,是守节短剑,

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用来夺敌或夺己性命的武器,

是守志不屈,不愿受辱的精神象征。

这种武器在先秦石鼓文当中的写法,上八,下隻,与“夺”字它意不同。

古吴越祭祀为了弘扬此节,发明了一种礼器,

短刃,生六旁支,状如牛角,交替攀生。

六角,刃尖,刀柄,合八隻之数。

(笔者案:形如今日本七支之刀。其刀来历,铭文释义,在本系列后续作品有详述)

当然,将礼器做成这种奇特的形状,隐然间也有炫耀当时吴越之地金属锻造技术的外交意义。

元太兴的“八隻夺”凶名极盛,自然不会是聊供观瞻的祭祀礼器。

在他与高车作战的时候,曾经生擒高车国主,西域第一巧匠阿伏加德罗及其从弟桥至。

(笔者案:阿伏加德罗,《北史》作阿伏至罗。桥至《北史》作穷奇,既上古所谓蟜极。如前文所述,现代印欧(www.vkzw.com)人出高加索,其实与中华源昆仑相距不远,中西上古名源共通性,以及某些西文名一代目先祖故事由来,是本系列后续作品的内容。)

阿伏加德罗乞命请降,愿献奇宝求生。

哪知元太兴看过了前者的那些新奇发明,并不怎么感冒,不过却对那些用坚韧的天蚕丝为连接所制的成套装置非常感兴趣。

于是就让对方帮自己改制了一套“八隻夺”。

从表面上看,这只“八隻夺”与普通礼器无异,只是七个刃口均为精钢所制,锋利异常。

实际上呢,这七刃都是可以独立分开的,平时扣在一起,由天蚕丝拉紧。

在被元太兴以独门手法掷出的时候,空气会擦动夺柄内的气槽,冲击机关将蚕丝放松,

飞行一段距离后,七刃便会摆脱束缚,脱离刀柄,

而刀柄上还会留有一截藏锋,

此时一夺化八,在天蚕丝牵制下,拉出八道弧光,自八面夹击一点。

一夺既出,万难躲闪,西域不知多少名将,都折在这“八隻夺”下。

此时寒光一起,贺若统便知不妙。

可是那飞夺去势惊人,速度岂是人力可及?

只闻一声惨叫,八道青光倏分倏合,血光暴现。

贺赖豆叱斤硕大的身躯自墙头砸落,重重地摔在地上,抽搐作一团。

寺中钟声长鸣,人声鼎沸。

贺兰初真掂量了一下局势,知道已无法带走同伴,发出了一声恶狼般的嘶吼。

另外双贺听闻狼啸,也是一脸悲愤,但却立刻有了决断,毅然转身攀墙,齐齐退去。

道统,首座,朱僧生,庆云一行人纷纷到场,见这一地狼藉,便知方才必有一番恶战。

元太兴咧嘴一笑,

“他们志不在行刺,须得仔细盘问。好在抓了个活的。”

“西河王说的可是他?”

空空空空将那摔在地上的贺赖一把拎起,后者的身躯就如同软泥一般滩作一团,面上露出骇人的青紫之色,竟是已然气绝。

元太兴的脸色显然也不太好看,上前将那贺赖豆叱今的尸体一把抢过。

空空空空喝了声,“慢些!”,却是阻止不及。

元太兴一把拎过来,那尸体不知是何处受力,发出了一道轻微的破裂声,然后便有一股烟尘冲将出来。

元太兴以及近处的空空空空,宝念,婆罗门,庆云等人躲避不及,尽数被这股烟尘笼罩其中。

烟尘来势虽快,在场人亦非等闲,纷纷掩面挥袖,向后暴退。

一阵密集的咳嗽声后,庆云感觉烟尘已经散去,忙试着活动了一下筋骨,又深吸几口气,仿佛并无异状。

空空空空,宝念,婆罗门三僧也神色渐复,面面相觑间却也看不出有何不妥。

但是众人转眼再看元太兴时,只见他变色逐渐转白,冷汗直冒,似乎马上就站立不住。

庆云见状忙抢上前去一把扶住,贺赖的尸体便嘭得一声软落在地上。

元太兴十指佝偻,指甲已呈酱紫之色,紧紧地攥着庆云的上臂,

后者只觉得仿佛是被一双铁钳钳住,臂骨都要被捏碎了去。

虽然是痛彻心扉,但庆云依然不忍此时甩脱元太兴,只能向暅之求助。

“怎么不见佛贤过来?”

空空空空见状大急,忙向大统和宝念询问。

这佛贤是寺中医道最精之人,他若在此,怕是还有回天术。

宝念双掌合十应道,

“哎,自从上次尔朱新兴失踪,觉法与佛贤甚感愧疚。

这两位现在轮流外出,去镇上觅那尔朱的踪迹。

今日恰好轮到佛贤。”

就在那几位大师感叹间,暅之已是出手了。

他一抖手取出几根银针,随意几刺,先是让那元太兴的十指微松,然后一把将庆云手臂抽回,对后者吩咐道,

“帮我把他放平。”

庆云应了一声,将元太兴放倒,

随即自己也坐下,用大腿作枕,垫住了对方头颅。

暅之翻看了元太兴的十指和眼白,探过后者体温,心下已渐了然,

“眼球发黄,面色泛白,十指酱紫,这是血竭之相。

他血液内血元暴动,只有换血,方有生机。”

暅之俯下身去,在元太兴身上嗅了嗅,又凑到庆云身上闻了闻。

“做什么?”

庆云都被暅之眼前的举动弄得颇不自然。

“你们身上,好像只是沾了些草木灰,

虽然加了些其他配料,让阴气更重了些,但也不至于……”

暅之忽然像似想到了什么,望了一圈,对雄起大师说道,

“雄起大师,能否麻烦您帮忙查看一下元太兴房中是否有煎服汤药的迹象。”

随后暅之又询问寺中是否有老参。

巧在道人大统处倒确实留有两只,

暅之忙唤人取来,然后飞快地写下两个方子,令几名小沙弥先去煎制。

忙完这些,他又使人去水边摘取芦管,找知厨僧取了许多杯碗,用刀在元太兴指尖切了个小口。

后者血气已竭,放血颇为不易。

暅之舒筋导脉,好算是在每个杯碗中都滴了几滴鲜血,立即赶着与在场众人逐个相配。

还好,此间诸人中婆罗门大师的血似是与元太兴相融甚恰,良久不凝。

暅之的脸上也终于有了喜色,

“八成还是有救的。”

此时雄起大师也从元太兴房中捧出一只药缶,

缶中还有些残渣,似是每日都用来熬药,于是也懒得洗净了。

暅之捞了些药渣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残渣已经冷去,发散不出味道。

于是他索性撮起药渣送入嘴中,仔细咀嚼了片刻,才从口中吐出,蹙起眉头,神色凝重。

宝念大师问道,

“亲,可是这药中藏有古怪?”

暅之摇了摇头,

“不,这药都是上好的选材,没有问题。”

“那为何我们中了这烟尘都安然无恙,唯独元居士他……”

暅之并没有先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正色问道,

“西河王是何时入兰若的?”

宝念应道,

“元居士与太子同时入山,代太子落发,以示足戒。”

“那关于他之前的病史,以及日常用药情况,寺中可有人知晓?”

宝念被问得一怔,显然他也不甚清楚。

不过就在此时,另有一道声音响起,

“自然是有的,据贫道所知,元居士与我兰若可是姻缘匪浅呐。”

》敲黑板时间《

上一节笔者讲到了一些古汉语发音,也不自量力的说过要挑战一些“专家”观点。正写得兴起,干脆就把本来准备日后挑战的关卡提前了吧。

当然,在此之前,先补两则小贴士。

一是关于阿佛加德罗家族。在这里,并非是有意要和阿伏至罗建立联系。但是有几点可供参考。其一,高车阿伏至罗与前文提到得乞伏一族一脉相承,本就是是高加索人(白人)。其二,阿佛加德罗家族是在十三世纪才声名鹊起,Avogadro这个姓氏本出自Avogaro,意思是拥趸,后来引申为教廷律师。Avogadro是以职业为姓氏,而这个职业的出现远远晚于西方姓氏成型时代。一般以职业为姓氏的,都是铁匠,水手,屠夫,建筑工,渔夫之类的古老职业。因此这个氏族一定是一个晚兴移民氏族,所以才会引用中世纪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姓氏。

第二点是关于阴山四鹤。贺兰部在北魏立国时期为拓跋氏提供了许多支持,四鹤的姓氏都是贺兰部派生姓氏,其中贺兰初真,贺拔度拔,贺若统都是孝文时期活跃的武将。只有一个贺赖,是贺兰部早期首领的姓氏,在孝文朝并没有出什么名人,于是就安排此人物先领盒饭了。其余三鹤自然还要登场,保义保惠军的来历依然尚待分说呢。

好,现在开始挑战“专家”时间。我们今天要分说的是后文情节将会推动到的“大食国”的发音。其实在前文讲到龙涎香的时候,就曾经带过多龙的大食西海。大食是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有专家发声,其音“大益”,原因有二:

一,大食,是从拉丁对音Tayy(她益)音译过来的,因此食应读益。

二,食字古音本就读“益”,如郦食其的读法应为“丽益基”。

这么一听似乎有理有据,大多数人被这么一唬,就信了对不对?那我们就一条一条分析一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大食的地理位置比拉丁语族国家更靠近中国。中国对其地名认知应该来自他们自己的语言阿拉伯语,或者离中国更近的波斯语。拉丁语发音传入中国,那必然不是唐代的事儿了。大食这个地区,在波斯语中对音为Tazi,中古对音条支。又Tazig,与今塔吉克同源。其音塔孜。(今沙特地区,汉志,多志等地区,也是取古音译,ig结尾尾音译为志/支)

其次,大食是唐代中国对阿拉伯地区的称呼,取杜环《通典》音译,应循唐代发音,两版唐书均引之。食在唐代早就已经不读“益”了,正确读音为“是”,《唐韵》作乘力切。(前文有论,唐音如吴音h/sh,ing/eng界限不明,乘字注音食陵切/shing;承字注音署陵切/shing,后同。)

横向比较魏晋至唐的文献中,大食,多氏,大寔混用。氏,在中古读“支”(与月氏同),唐(《唐韵》)时已读“是”(承旨切,承音从前。);寔,读音一直为是。

三本同声,可见唐代标准读法为“大是”。方才我们曾反复提到,唐前中古音近苏白,无论“大是”,“大寔”,“大食”在苏白中的发音与Tazi的本音已经非常接近了。

因此大食的读音按照正确度评分的话:

塔孜(满分),大是苏白(90),大是今普(80),大支(70/从中古条支,汉志译法),大石(60),但若读成“大益”一定是不及格,无典可循,望诸看官慎之。

这里可能一些读者会有反驳:

1.苏白大有/dou/的发音,难道大食要读“抖是”?不,dou是晚期俚语,不用作专有名词对字发音。专有名词的读法依然还原为/da/,参考“大观园”。

2.唐音近粤语,客家,亦有其说。前文我们已经从移民走向做过总结,后文我们有更多实例辨证。此节简言之,江南诸语,映射了不同时代、地方的口音变迁。我们应当根据不同时代的字书,韵书,稍作比较,就可以得出答案。

中国在汉字读音史方面的文献保留的相当完好,学习成本完全没有向我们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这些几乎都是唾手可得的知识点。只是,我们需要注意引用正确时代的韵书,对比语境和词语诞生的年代,就能按图索骥,找到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