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因势利导(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只是,当时为印度的基础工程买单的不是临时中央政府,而是占领军,支付的也不是现金,而是拿到配给点兑换物资的军用券。当然,这笔账最终还是得由印度当局偿还,只是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p>

同样的措施,在占领区内的其他城市也相继开始推广。</p>

结束战争状况,进行战后重建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工作机会,让受到战争惊吓的平民百姓能够获得谋生方式。不管怎么说,占领军提供的配给,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而任何人都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p>

只要能够将这个愿望调动起来,就能使占领区内的印度人看到希望。</p>

有了希望,也就有了未来。</p>

只是,由此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印度的物资供应远远跟不上消耗,而占领区又远离港口。</p>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物资运送的问题又浮上了水面。</p>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更多的铁路线,特别是铁路干线,把铁路的运输能力发挥出来。</p>

四月十日,牧浩洋飞到了昆明。</p>

他没有阻止戚凯威在东线发动进攻,只是要求戚凯威调整西线的作战部署,即第十三集团军不再向东推进,攻占恒河平原的作战行动由第四十二集团军负责,第十三集团军则南下扫荡德干高原。</p>

当时,牧浩洋提出了一个明确目的:尽快攻占孟买。</p>

虽然孟买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二千四百万,而大孟买地区的人口总量更是在七千万以上,但是孟买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拥有一座年吞吐能力超过两亿吨的超大型商港,还有印度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更重要的是,孟买是印度西海岸地区的铁路公路与航运枢纽中心。</p>

如果能够夺取孟买,就能解决海运难题,也能解决铁路运输难题。</p>

当然,前提是控制从孟买到新德里的几条铁路干线。</p>

以孟买港的吞吐能力,以及铁路干线的运输能力,足以解决新德里乃至整个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物资运输问题。</p>

问题是,要想迅速攻占孟买,陆军肯定办不到。</p>

四月十日的时候,第十三集团军还在斋蒲尔附近,而且主力部队已经在新德里东南的阿里格尔集结,正准备按照戚凯威的部署沿恒河而下,赶在第四十二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之前扫荡恒河平原。</p>

如此一来,最快也要到四月十二日,第十三集团军才能全部转移到斋蒲尔。</p>

问题是,斋蒲尔离孟买差不多有八百公里,行军里程在一千四百公里以上,期间三分之二的地区在印军控制之中。</p>

虽然巴军离孟买更近,但是其主要任务是攻占卡奇地区。</p>

显然,在占领卡奇地区之前,巴军不会进军孟买。</p>

这样一来,能够调动的就只有之前在肯帕德湾登陆的两个陆战师了。</p>

可以说,牧浩洋来得非常及时。在戚凯威提出问题之后,他就立即联系了庞跃龙,让两个陆战师留在肯帕德湾附近。</p>

问题是,这样一来,能够用在恒河河口地区的就只有两个陆战师了。</p>

只有把登陆战役推迟到四月底,才有可能获得另外两个陆战师。在此之前,庞跃龙手里只有两个可以调动的陆战师。</p>

面对这个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推迟登陆作战时间。</p>

当然,用不着等到四月底,只要陆军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取得重大胜利,把印军主力吸引了过去,或者站稳了脚跟,陆战队就能在恒河河口地区上岸。按照戚凯威的承诺,大概在四月下旬就能达到这个目的。</p>

可是即便如此,也得考虑为陆军解决后勤保障的难题。</p>

在跟黄瀚林通了电话'>,获得了元首的授权之后,牧浩洋在四月十日夜间飞往孟买,亲自找到孟加拉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希望孟加拉国能够提前开放港口与铁路线,并且在后勤保障上给予支持。要知道,在此之前,孟加拉国只承诺,在中队攻占印度东北地区或者在恒河河口登陆之后,才正式参战。孟加拉国这么做,也主要出于安全考虑,即印度军队很有可能主动攻入孟加拉国境内。</p>

为此,牧浩洋不得不做出保证,而且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保证。</p>

按照他的承诺,只要孟加拉国开放港口与铁路线,中国就会派遣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进驻孟加拉国西部与北部地区,建立一道面向印度的战略防线,并且派舰队进入孟加拉湾。</p>

到此,戚凯威制订的作战计划完全变了样。</p>

第一百零八章因势利导</p>

第一百零八章因势利导,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