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练津化炁(1 / 2)

 傍晚夏钧就在孙禄堂家里吃了饭,并且又于孙禄堂讨教了一下关余练气方面的问题,孙禄堂欣然把练气法决倾囊相授,与陈樱宁所言并无太大区别。</p>

丹经有云:身不动曰炼精,心不动曰炼炁,意不动曰炼神。</p>

武师练气只需做到心不动即可,就是什么都不想,光听自己的声音,这也就是庄子在心斋中所讲的停息之法。除了停息之法,道家还有坐忘守一之法,不过普遍认为停息之法最好。</p>

除了停息外,再配合呼吸吐纳之法,便可。</p>

练气只是修道的第一境界,也就是所谓炼精化气,长期坚持心不动,逐渐向意不动演变,则可进入第二个境界炼气化神,之后是炼神还虚。</p>

吐纳之法又有讲究,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炁,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p>

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闾,变成常人呼吸。</p>

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炁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炁,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炁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p>

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精气神三者是互相依存的,精可转为气,精又有阳精之分,阳精也就是,与气可互相转换。精与气就如同水,神就像是鱼,精足气满,神鱼才会活跃。神又分元神识神,元神是无意识的,婴儿时就是元神掌权,识神则是有思维能力的,人长大后则是逐渐由识神掌权。区别之在于是否无念无想。神若充足,则人的智慧就会提升,洞察力领悟力等等都会上升。</p>

呼吸吐纳之法也就是腹式呼吸法,吸入时小腹鼓气,将气吸入小腹。同时舌顶上颚,那里是天池穴的所在,会漏气,因此要顶住,同时还会有津液留下,那可是好东西。</p>

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炼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盖当可化炁,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炁,肺主炁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曰: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p>

对于中国人来说,极少有病是不能治愈的,只要肯勤学苦练,通过练气就能够将疾病治愈,而高明的中医最擅长此道,有时中医所遇到的病是无法医治的,这时就得让病人自己练气医治,因为人的身体是很猛的,只要行为得法,极少有不能治愈的,老子庄子便是人类行为教科书。</p>

但练气之法世面上门派流传极多,让初学者看得眼花缭乱,实际上修炼之法并不是那么复杂。</p>

人之生死,在道家理论中,无非就是精气的收支问题,人有七情六欲,这些都在消耗气,收入只有这么多,支出无度,自然是百病丛生。</p>

只要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既能有收入,又要有开支,用之得当罢了。治身如同治家,要重视勤俭节约,勤能多入,俭可少出,这也算是富家强身之道。</p>

练气之法对夏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前中国走的是免费医疗的路线,倘若一个人精气充盈,基本上不会得什么病。</p>

就练气来说,其实在学校里普及最好,把这种东西当成一门课程来普及,不需要多,一天入静半小时,再把人之生死的关键所在教清楚,让学生日常生活中注意勤入俭出,活到十岁很轻松。</p>

</p>

得病的少了,医疗上的支出也就省下来了,国民的体质也上去了。</p>

道家是有完整体系的,中医同样也是有完整体系,而且比较西医来说,其实中医更像是医学,而西医则是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等堆砌起来的,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次,而中医讲究的是系统,各方面的互相关联都弄得很清楚。例如有时候这个器官出问题,中医通过改善另外一个器官则可把出问题的器官治好。</p>

后世的中国,实际上也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捡了物质丢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自然是那些老头们所知道的,但他们为什么不推广那就是缺乏战略性的表现,战略方面显得非常混乱。而后世日本,则在大力研究和推广中医,而道德经则在后世成为除了圣经之外在海外发行最多的典籍,中国文化在国内毫无发展,外国人却不断吸纳中国文化,情况着实让人担忧。</p>

夏钧此时便是把国学上升到战略性高度来发展,在听了孙禄堂的详实练气之法后,夏钧打算晚上在孙禄堂家中尝试练气。</p>

吃过晚饭,夏钧便在孙禄堂的指导下,开始了首次练气。</p>

他原本是一个坚实的唯物论信仰者,但达到这个高度后所见到的东西,让他的唯物论轰然倒塌,这时他才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耀眼夺目,西方人的唯物论在一些方面看起来着实可笑,也可以看出西方人在内在方面的极度匮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