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打架(1 / 2)

乱世明臣 微云烟波 0 字 2021-08-29

 加班加到十点半,刚刚才到家。WEN明天还要继续加班,真是痛苦啊!

——————————————————————————————

家学里除了教导经义之外,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要教授的。各自都有不同的先生,当然,对学生而言,就是各有侧重了。

世家子弟出头,方法有很多,科举其实只是其中的一条,家中有人为官的,自然可以给自己族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子弟争取一个荫封的官位。

若是从军,也简单,不想真的去打仗的话,就去禁军里补一个低级或者是中级军官的位置。

如果想要战功的话,那么,一般而言,世家子弟只要现在郡兵里头混一圈,算是镀一下金,然后,一般便能被安排到边军中做个中级军官,功劳其实也很好混。反正边境上的小冲突从来没断过,做上一段时间,只要不是太没用,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功劳簿上便会记载着你杀掉了几个胡人或是蛮人,那就是军功了。

当然了,这样的待遇也仅限于世家嫡系的族人,旁支里面的,也要你十分出色才行。

一般而言,世家中偏房庶子等到成年之后,便会分产别居,他们中混的好的,可以分到一些财产,在家族产业中做一个管事之类的职位,混得不好的,如果不能在外面找到什么出路的话,往往只能靠着族里面发放的钱粮勉强度日了。

秦家也差不多如此。家学里,一些有志于军旅的,自然对射、御更上心,当然,兵法什么的,家学是没人教的,这玩意属于高端的知识,先不说,兵书也是稀缺的资源,光看兵书一般而言,是看不明白的,得向一些名将讨教,不过,这天下太平了近两百年了,哪还有什么名将啊!

一些旁支弟子有志气有门路的自然是想要考科举,不过,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还得学点别的,比如说算学,会了这个,将来考不上,你还能做个管事掌柜什么的。

至于诗书礼乐之类的,这算是高雅艺术了,教授这些的先生更关注的便是一些资质比较高的学生了。

虽然是嫡脉的族人,不过,秦子恒和秦子宁两个显然对读书的兴趣不大,秦子恒还能读得进去,可是,秦子宁对读书几乎就是能偷懒就偷懒了。

几个先生拿他们也没办法,他们表面上也都在敷衍,只等着糊弄过了这几年,过了十五岁,便跟家里说,要往军中去。

用过了从家里带来的饭菜,休息了一会儿,下午的课也开始了。

下午教授的是箭术,教课的先生是秦家的人,名叫秦方。他原本也是秦家的一个旁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地挣下了功劳,硬是没怎么依靠家族的扶持,做到了校尉之职,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等到家族发现了他的潜力,打算扶持他的时候,他在匈奴人入关打草谷的时候,与匈奴人短兵相接,受了重伤,尤其,一条腿就这么跛了,因此,大好前途才没了,这么多年,干脆也就做了家族的一个小小的客卿,在学堂里教导箭术。

秦方光看模样,根本看不出来是个武人,长得甚至有些清瘦,皮肤很黑,走路的时候,右腿总是拖着,有些慢慢腾腾的。不过,别以为他这个样子,你就能小看他了。

前两年,秦家这一代的长房嫡子秦子城自觉学了几分本事,不怎么瞧得起这位先生,要跟他比试,没有比什么射术之类的,就比手上的功夫,秦子城短短一炷香时间里被摔了七个跟头,鼻青眼肿地回去了。从此对秦方心服口服,人前人后,都叫一声:“秦叔!”还放出话来,谁要是对秦方不敬,就是跟他秦子城过不去。

由此,秦方在家学里更是被人敬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