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依着葫芦画瓢(1 / 2)

 “这是?”

周晓生午间正待下衙用饭,老九却拿了一堆银钱过来放在他的桌案上。

“自打主薄放出去县城里头往后商税折半的风声过后,这两日前来觅地开店的商贾络绎不绝,也因此给那些城门兵丁的打点多了许多,那东城门的兵头怕压不住,便想自我这傍上主薄的大腿,所以送了这些聊表心意。”

老九的表情比起在兵头刘大善面前可是生动了不少,挤眉弄眼的。

周晓生听的好笑。

“既然是份心意,那就收下吧,稍后拿去内府入账,充作用度。”

“是。”

老九应下,见周晓生起身,便跟着一道出来。

“主薄,我还有一事不明。”

两人一道走着,老九开口问道。

“原本县里是要加商税的,怎的又突然改成了商税折半?而且还散了那么些人手去周遭宣扬,反而城里头没听见什么风声?”

主薄说过若是有事想不明白便可来问他,老九当然记得。

今天遇见那兵头的事情,发现县城里来了这么多外地商贾,于是才有此一问。

课税乃是国之柱石,他们这些当差为官之人吃穿用度皆是自课税而来。

本朝课税种类繁多,各地不同,朝廷也管不过来,便一刀切下去,只要每年上缴定额的税收便可,至于如何收缴足额税银或是超额税银,那就是各级官员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他们跟着东主来此地为官初来乍到,首先需要应对的便是这课税之事。

县城往年都是农税为主,商税为辅,而且看交接之时的记录,以往课税一事很少有过足额的时候。

倒是养着一大批催税的小吏,个个凶神恶煞一般,看着倒比老十八那些个真拿过刀枪杀敌的丘八更唬人些。

在主薄微服去看了一次那些人如何催税之后,回来便向东主提出了建议削减农税改为增收商税。

“农户终年面朝黄土但求饱腹而不得,商贾不事生产只凭钻营便可绫罗满身,此乃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东主现今既为一县之主,却当代行天道,损有余而奉不足,请削农税而增商税。”

主薄的话,老九都是记着的。

跟着东主的这么些人,几乎都是出身不怎么好的,虽然不至于沦落到种地的地步,可也相差无几。

怜悯弱者总是会让人心生好感,主薄便是如此。

所以如今主薄又亲口提出削减商税,实在是让老九有些想不通。

税银总是要交够那么些,商税少了,那农税不就又重了吗?

周晓生似乎早就知道老九会问出这问题一般,脚步不停,哈哈一笑回道。

“老九你想问这事憋了几天了吧?”

打趣完了没等着便继续道。

“原本再过几天到了下月,这事就应该明朗了,不过既然你现在问起,同你说说也无妨,你可看过那酒票了?”

“酒票?自是看过了,这满城都是卖酒票的人,想不看着都难。”老九虽不知道主薄为何说起这东西,也还是如实回答。

“那你可知他们卖出去了多少酒票?”

“这…这个还真是不知,这事是老十八他们盯着的,我们问起他们也说保密,没和我们说起过。”

“十万两白银,三天。”周晓生语气中带着感慨。

老九被这数字吓了一跳。

他原先看着处处都有卖酒票的人,是知道一定能卖不少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