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匆匆(1 / 2)

 外头,二婶崔玉花拉着赵春芝的手已经说到新征找媳妇儿的事儿。说年前年后走亲戚串门儿的多,也是说媒相亲的热潮,新征作为一个适龄又优秀的青年,还是很有行情的,给说媒的不少,偏偏臭小子就是不肯点头,连去相亲也不肯的,愁的崔玉花不行,这会儿说起来,就恳请赵春芝瞅机会帮她劝一劝。

赵春芝笑着宽慰她不要着急,小子大点儿也不怕,这去了邮电所上班,认识的人多了,说不定就有看对眼的了。

临时工名额的事儿有了着落,两家约好,第二天由李新国陪着堂弟去一趟公社邮电所,带他认认门认认人,过两天月初,就可以去上班了。

第二天,李新国骑着新自行车带着新征去了公社邮电所,没想到单长勇一见他就笑起来:“你这是听到信儿特意过来的?”

李新国一头懵,却扯起笑来介绍:“我带我小弟过来认认门。”

单长勇这才注意到李新国身后略显单薄青涩的年轻人,笑着招呼:“好,好,看着小伙子挺精神的。”

李新国一介绍,新征就微微躬身问候:“单所长好。”

“小伙子挺礼貌啊,好,好!”单长勇很满意地点点头,心道,这个看起来倒是个踏实的,比那个刘珠珠可好多了。

随即,单长勇喊过一个相对年轻的职工来,让他带李新征去各处转转,熟悉一下地形人员。

然后,单长勇亲自去收发处,将已经准备转给投递员投递的一封信件拿过来,递给李新国:“你妹妹的通知书,省医学院啊,学出来可就是大大夫啊!了不得!恭喜恭喜!”

哪怕前一天已经从教育局得到了录取的消息,但是,真正拿到通知书,李新国还是兴奋激动不已,一瞬间,眼窝子都酸了。

他都激动地说不成话了,只控制不住地笑:“嘿嘿嘿嘿,多谢单所长了……”

“哎,这事儿我可没出上力,谢不着我,哈哈哈,快看看,啥时候报道啊,这么大喜的事儿,我既然知道了,自然要上门站站喜气儿!”

李新国一听这话,脑子咔嚓一下清醒了许多。听单长勇这话,是要上门祝贺的,那自家怎么也得收拾收拾,弄一个席面招待……嘿嘿,小妹考上大学确实是大喜事儿,值得办一场!

“多谢单所长美意,这事儿我回家和爹娘商量一下,定住日子专程过来一趟请单所长光临。”

单长勇笑着拍拍李新国的肩膀,略略压低了声音道:“我听说你和刘副主任是老同学,我装大的给你提个醒,也别生分了。”

刘珠珠出了事儿,虽说是咎由自取,但单长勇见了刘珍珍总觉得尴尬,正好有李新国妹子上大学这事儿,若是能坐在一起,把尴尬和芥蒂化解一下,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李新国点点头,表示受教。

然后,他留下新征熟悉环境,自己去了中学,给老校长报个信儿。从中学出来,李新国看看公路对面的公社大院,到底没有过去——毕竟出了刘珠珠的事儿,尽管知道和刘珍珍无关,但再见面总归会尴尬。

只是,有些事、有些人,你想避开,偏偏回头就能撞上。

李新国去邮电所接了新征一起回家,刚出公社驻地,迎面就遇上骑着车子下乡的刘珍珍一行。

走路迎面撞上,怎么也得打个招呼了。

刘珍珍看上去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笑得开怀道:“红岩的通知书来了吗?我昨天下午去县教育局问了消息,一早打发人给家里送了信过去。老同学,这可是大喜的事儿,得好好庆贺庆贺,我也不跟你要什么十碟子八碗了,我还吃上次那个鱼锅贴饼子哈。”

又回头和同行的公社魏主任几个笑道:“这是南陈大队李队长家老大,我老同学,他们家炖的鱼锅那叫一绝,你们都没吃过,哈哈……”

她这么说,李新国除了答应着,还能怎样?

两边互相寒暄招呼之后,都各自上车子赶路,落在后边的赵杨来到李新国身边,含笑道:“红岩能考上大学真是了不起,着实让我钦佩,刘主任啥时候过去,我也一定要跟上的。”

李新国也一并答应着。等双方拉开一段距离后,新征有些好奇地问,那些是什么人。

李新国就给他一一介绍了,又提点他道:“你这个名额是顶的刘副主任妹妹的,虽说我和她老同学,这么看上去也看不出什么,但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心里咋想的,你去上班要时时谨慎小心,尽量不要让自己给人家留下小辫子、小把柄。”

新征心下一紧,连忙答应着,把今天遇见的刘珍珍和魏主任、赵杨等人记下。同时,又忍不住暗暗咋舌称奇,自己妹妹的工作都被辞了,当姐姐的却仍旧能够四平八稳、谈笑风生,这一点……他是真的做不到。

兄弟俩回到家,新征跳下车子,就往自家跑。李新国看着风风火火的堂弟,只当他着急回去和家里人分享单位的情况,也就笑笑推着车子进门。

没想到,他这边自行车刚搬进门,刚把通知书从书包里拿出来,二叔二婶一家老少五六口人就都过来了。

一进门,二叔李大山就连声笑道:“听新征说红岩的通知书拿回来了?”

李新国连忙把手上的信封递给自家老爹,李大河就朝弟弟晃了晃手中的信封道:“刚进门。”

李大山毫不客气地凑过去,和大哥一起享受这个拆信封的过程,哎哟妈,这要是搁在过去,就是中状元的喜报吧?这么想着,李二叔的腰板儿又挺直了几分,脸膛红润有光,一脸自豪:整个南陈大队,能考上大学的,可是有史以来头一个呢!侄女儿真是给老李家、给他这个二叔长了脸呀!

通知书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一张白色的纸,打着几行铅字,写着李红岩同学,你被录取为我校……77级新生,请于3月17-18日到校报道,下边有学校的地址、乘车路线等等。当然,最后有学校的落款,和一枚大红的公章。

李二叔当年就跟着上了一年学,认识的字并不多,不过,他却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哥手中的通知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得特别仔细,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还好,大嫂比他着急,替他开了口:“你别自己看呐,你也给念念,看写了些什么呀!”

李大河笑的哈哈的,连连点头,开始逐字逐句地念通知书,一屋子人,老的小的男的女的,没有一个出声的,都静静地听着。

听李大河念完,又是赵春芝第一个反应:“三月十七号,嗳哟,后天就是一号了,这满打满算只有半个月了呢,被褥啥啥的,啥也没准备呢!”

李红岩就站在她身边,笑着低声道:“娘,我去县城的被褥都挺好的,够用了。”

赵春芝拍拍她的衣襟,也低声道:“那一套被子太厚了,过了正月就开春,得准备一床薄被子呢!还有开春穿的衣裳……”

眼看着娘亲这,一副喜气洋洋的劲儿,李红岩干脆不着急劝了,只招呼着一群小皮猴撤退。果不其然,他们刚回了西屋,邻居们就闻讯陆续赶过来了,都想着亲眼看看南陈大队第一份大学通知书,沾沾喜气。

艾玛,之前不管咋讲究,说考大学考大学,可都跟闹玩儿一样,考大学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要是容易,满大队这么些个人咋没一个考上的?四邻八村的也没有呢,就他老李家闺女能耐啊?!

真接到通知书就不一样了,说明人家这事儿是板上钉钉了,确确实实啦,瞬间打消了所有人的怀疑、猜测,那些人即便说酸话,也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

你说社员们不认字看什么通知书?那有什么关系?人家指定毫不留情给你白眼儿,没看见那个大红的印吗?那是官方才能用的,代表着无上的权威,能是闹着玩儿的?嘁,你是不是傻?

男女老少把李家院子都挤得满满当当的,一个个满眼羡慕,嘴里啧啧感叹着:人家老李家小闺女这个争气啊,什么人也没用,自己考上学要进城去吃供应粮,当大干部了呢!

人太多,每个人都看一看摸一摸的话,通知书就那么薄薄的一张纸,肯定撑不住啊,李大河就让儿子们把墙上的相框拿下来,临时把通知书装上,挂在墙上,来人抬头看一看,却触碰不到了。

男人们都像李大河爷们儿道喜,说他们老李家养出了个好闺女。女人们则围着赵春芝婆媳们唧唧咯咯说笑个不停,都羡慕赵春芝有福气,闺女眼瞅着有出息,要进城去当大干部,他们老两口就擎等着跟着闺女去享福吧!

自从通知书拿回来,李家人来人往的,就一直热闹不断,李红岩躲了没多会儿,年龄相仿的姊妹、小伙伴们过来,就到她屋里来说话,她自然也没处可躲,倒是韩玉玲和江艾兰两个,看着天色不早,悄没声息地从人群里退出来,去厢房的锅灶上做饭。

闻到烟火气和饭菜香,人们才察觉到天色不早,该吃晌午饭了,这才陆陆续续告辞离开。

吃过午饭,又有人过来,但人少了许多。

晚饭之后,暮色四合,廖江川悄悄来了李家。

见到李红岩,两个人相视而笑,谁也没说祝福恭贺,因为他们彼此一样,拼尽全力,克服艰难,终于挤上了这一趟首班车,即将开始他们各自崭新的生活旅程,即将进入美好的大学校园求学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