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1 / 2)

 吃过晚饭,李红岩就开始向张檬奶奶请教,之前她们一起和奶奶通信,期间交流讨论请教许多,此时见了面,最初的片刻拘束过去,很快就自然起来,李红岩请教的问题,也每每让张奶奶心中赞许,这孩子虽然出身差,基础薄弱,也不比她们家小檬更聪明,但这股子钻劲儿和韧劲儿很难得,更何况,她很擅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看得出,心很纯净,是那种一心向学的孩子。

她在京医大仍旧担着教学任务,因为是专业课,77级、78级都没正式开她的课,但也接触了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不过,就她看来,那些学生大多比不上眼前这个孩子。不是不刻苦,也不是不聪明,而是心不够纯净,考虑的其他问题太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心和不专心,效果自然不一样。

一老一少谈论起专业问题来,大多数是李红岩请教,张奶奶解答,但张奶奶提问,李红岩也会认真思考,然后按照自己的所学所想解答,虽然很多见解还有些稚嫩,但却让张奶奶很满意。了解多了,她欣慰地发现,这孩子比她想象的还好,平常看着略显拘谨羞涩的女孩子,一谈论起专业问题,这些就都不见了,而且,敢于思考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谦虚但不自卑,尊敬但不盲从,是个有前途的好孩子。

因为和韩大川约好了第二天一早看升旗,张檬和李红岩还要赶回招待所住,临走前,张奶奶还颇有些不舍,拉着李红岩的手,叮嘱明天晚上再过来……她想吃小檬说的鱼锅饼子。

听奶奶这借口找的,张檬差点儿笑出来。奶奶吃饭那么精细,能吃的惯铁锅饼子那种豪放菜吗?尽管,铁锅饼子是真心好吃。被奶奶这么一提,张檬也被勾起了馋虫。

于是,她拍着胸脯向张奶奶立下军令状:“奶奶放心,明天晚上我绑也要把她给你绑回来!”

为了第二天出游方便,她们两个人骑了两辆自行车回招待所。

第二天凌晨五点,张檬和李红岩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韩大川在门外喊:“起来了,再晚看不上了。”

张檬揉着头发,闷闷喊:“冬天太阳出的晚,你知不知道啊?”

再不愿意,两个人还是动作麻利地起了床,飞快地洗漱一下,裹得厚实暖和,一起出了门。

鉴于体力原因,又因为李红岩骑自行车骑得不熟练,沦落成了韩大川的载重,三人两车,顺着黑沉沉仍旧寂静一片的大街,往广场骑行过去。

看了升旗,几个人没进故宫,就在全国人民心中的标志性大门前拍了拍照,然后,张檬带着两个人溜胡同找了一家也很传统的京城早点小饭馆,吃了传统的油饼、焦圈、豆汁儿……呃,韩大川喝不惯豆汁儿独特的味道,要了豆浆,还在两个女生的注视下,加了两勺白糖。

从神武门大街过来,顺着红墙看了看另一侧的景山公园……大门,然后一路向西,看了冰封的什刹海,过了银锭桥,作为读书人,自然要去拜访一下全国学子心中最好的两大学府。

到了京大的时候,李红岩拉着张檬说了一声,她留下来拜访一个朋友,让她和韩大川继续逛去,下午回来捎着她,或者她自己回招待所也行。

一直以来,张檬都隐约知道李红岩心里有个人,但,她没说过,她也就没问,只知道,同学一年时间,那个人从来没有出现过。

之前,她还偶尔猜测过,对方是不是当兵的,行动不自由,所以没办法相见这样。如今看来,并非她想的那样。就李红岩的身世家境来说,结识大学老师的可能几乎没有,那么就来学校找的只能是一个学生。

呵,一个学生而已,再忙也有寒暑假,也有节假日,京城和省城不过是十来个小时的车程,又不是隔着天涯海角,几个光年,怎么就一年都没去看红岩一趟?是笃定红岩死心塌地不会被人追跑,还是压根没放在心上?

眼看着李红岩穿了军大衣,仍旧不显魁梧的背影,缓步走进京大的大门,张檬突然回头,看着韩大川问:“喂,串子,今儿不去颐和园行不行啊?”

韩大川瞥了她一眼,表情没什么变化,语气同样淡淡的:“怎么不行啊!”

张檬一勾唇角,调转车头,向韩大川一抬下巴:“走吧!”

韩大川没吭声,只蹬着车子跟上来,隔着一两米的距离,不急不缓,不远不近。

李红岩没有告诉郑玉书她要进京,却在寒假前,接到了郑玉书的信,说他年前又被教授留下来跟个项目,不能离校了,言下之意,他年前没办法过来见她,只能看年后了。

为了此事,李红岩特意跑了趟邮电局给郑玉书打了个电话,确定他说的项目,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期间,吃饭睡觉都要耗在实验室里,轻易不会离开。

为了不打扰他,李红岩还特意挑选了临近午饭的时间,不管怎么忙,午饭总要空出时间来吃的。

著名如京大,实验室也不会多的让人找不到,说出专业,李红岩很快就打听到了,沿着落了叶子的一排树木走过去,很快找到了一座外表看上去就颇有些年份的青砖小楼。

她站在楼下,仰头看着这古朴的,带着厚重历史气息的建筑,深深吸了口气,跳脚走了进去。

寒假里,留下来做实验的学生毕竟不是太多,李红岩都没用问,沿着走廊走过去,三层小楼的内容本就有限,她甚至都没用上三楼,在二楼最里端的一间实验室里,她看到穿着白色隔离衣,正聚精会神记录着数据的郑玉书。不等她心底的喜悦冒上来,下一秒,一名女孩打扮入时,穿着厚厚的澳毛大衣,戴着漂亮的绒线帽、绒线围巾,脚步轻快地沿着楼梯走过来,黑色的小皮靴踩在老旧的木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她率先看到了实验室门口的李红岩,却没有说话,只是很温和地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然后,径直越过李红岩,熟门熟路地走进实验室,语气轻快地喊:“玉书,实验做的怎么样了?可以开饭了吗?看,我今天特意做了你最爱吃的爆炒鳝段儿。”

“爆炒鳝段儿?这个季节的鳝鱼最是肥嫩美味,但是可不好找,你又费心了……”郑玉书手上记录的动作停顿住,微微侧首回头和女孩说话,脸上略带着疲惫,不过,眉眼间却都是一派欢欣:“谢谢你了,月馨!”

谢月馨笑着摇摇头,一脸温柔地看着郑玉书,道:“你赶紧忙完,过来吃饭。”

郑玉书点点头,转身继续未完成的记录,但只写了几个字,有倏然转回头来,目光盯着门口站着的女生,一脸地不敢置信:“……红岩?!”

李红岩扯着自己的嘴角,展开一抹笑来,目光敏锐地看到,刚刚还一身温和柔顺的谢月馨,突然如遇敌的刺猬,张开了浑身无形的刺,不动声色地挪了两步,来到郑玉书身边,柔声问:“玉书,这个是……”

说着话,伸手拉住了郑玉书的胳膊。

郑玉书没有回头,他的目光定在门口的娟秀面容上,分别经年,曾经的乡野小花,也到了绽放的年纪。

“待会儿给你介绍,”他拨开谢月馨的手,快步走向门口,因为走得急,手中的钢笔都忘了放下。

“红岩,你来,怎么不提前给我说一声,我去接你啊!”郑玉书在短暂的惊讶之后,走到李红岩面前时,眼里脸上就只剩下满满的欢喜和激动了。

上一次见面,两个人在黑沉的夜色里,只待了不到两个小时,他甚至连她的脸都没看清楚。而自从到了学校,他就完全被深奥广博的知识所吸引,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加上谢教授对他的青眼有加,破格让他一个大一的学生参加到正式的科研项目中来,他感激不尽,当然也只能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来证明和回报,回报谢教授的知遇之恩,向其他人证明,谢教授的选人眼光没有问题。

李红岩微笑,开口:“我跟着教授来参加一个交流会议,之前也不敢确定有没有机会过来见你……”所以,没有提前告诉你。

不等李红岩说完,谢月馨也走了过来,站在郑玉书侧后,笑地一派自然:“玉书,这就是你说的下乡时认识的李红岩吧?红岩你好,我是谢月馨,听玉书提起过你。”

李红岩的目光被生生从郑玉书脸上拉过去,在谢月馨的脸上一定,淡淡一笑:“你好。”

两个女生都是笑意盈盈,但莫名气氛有些不太对,郑玉书夹在两人之间,颇有些不舒服,他抬手咳嗽,才发现仍旧拿在手中的钢笔,连忙笑笑道:“红岩,你等我两分钟,我收拾一下。”

“玉书,正好是午饭时间,红岩都到了,一起吃饭吧!……哦,我带的饭菜不少,加一个人也差不多够吃呢。”

郑玉书没有回头看李红岩,只道:“我还是带红岩去食堂吃吧。”

谢月馨一脸失落:“玉书,你连鳝段儿也不吃了?我好不容易托人买来的……那个,你们拿着这些去食堂吃吧,我回家吃。”

说着,谢月馨把手里拿着的饭盒递到郑玉书面前,郑玉书垂眼,就看见她细腻白嫩的手指上,几道明显的血痕,顿时皱眉道:“你的手怎么伤了?”

谢月馨连忙把手缩回来,背在身后,连声道:“没什么,不小心划了……你们好好叙叙旧,我先回去了。”